高校热点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高教前沿 > 高校热点 > 正文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从哪儿找定力

发布时间:2017-07-05    分享到:

作者:姚春梅
来源:《光明日报》2015年10月06日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已势在必行,这既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迫切要求,也是解决新增劳动力就业结构性矛盾的紧迫要求,更是破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同质化、与产业发展需求脱节等问题的重要抓手。
       面对此情此景,尤其是1999年以来升本的地方本科院校,似乎有苦难言。如何直面挑战,迎接应用技术时代,发掘新的发展契机和动力?地方高校不能人云亦云,盲目跟风,而是保持定力,精准发力,借助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和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主动作为,推进深度转型,形成与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的融合发展。那么,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从哪儿找定力呢?
 
      首先,是从政策上找定力。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源于政策护航,制度创新。具体而言,一是立足于观念上的变革与认识上的深化,增强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动力。促进政府给力,将应用技术型大学作为一种高等教育类型,建立起相应的应用型本科、专业硕士、专业博士培养层次及质量标准与评价体系。实现政策引领,分类管理研究型、应用技术型大学,激发转型发展活力,引导地方高校在不同层次上建设和发展应用技术型大学。二是应用技术型大学作为一种开放的教育,为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教育发展的需要,就要以跨界思维,跨越企业和高校、工作与学习的界域,进行系统集成的制度创新设计。政府实施宏观统筹与调控,通过法律、政策和投入,聚社会“合力”,建立和完善行业、企业、高校协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机制,让“产教融合”真正成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通衢,为转型发展保驾护航。
 
       其次,是从战略上找定力。
 
       当下,由于中国经济结构形态的变化、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以及经济制约因素的变化,无不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此,地方高校务必从时代发展的要求和教育的人本特点出发,设计转型发展战略,夯实深度转型的定力。具体可从两方面着手:
       一是从被动供给走向需求驱动。宏观层面,强调从单向的教育供给走向需求驱动,重视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倡导“为了工作而学习”的教育改革与发展策略,将就业导向的专业教育与关注人的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微观层面,在整体把握行业性需求与教育性需求相结合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改革设计,致力于架设学习与工作之桥。校企合作,通过学科专业知识的解析与共性工作过程的系统化重构,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有机结合,使学生获得专业知识与技术、工作方法与社会能力的集成培养。
       二是以科技创新筑实转型的发展定力。如湖南文理学院围绕国家战略——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抓住知识技术化和技术产业化两个关键环节,政校企合作建立区域科教资源整合与共享机制,推动应用技术研究由“单点”式向“线”“面”式转变。针对生态安全、水安全和粮食安全,创新驱动实现“三级跳”——从集聚创新资源、到构建创新平台、再到打造创新基地,构筑孵化高新产品、高新企业的“梦工厂”。目前,已建成“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与发展”“水产高效健康生产”两个湖南省协同创新中心。中心通过一个个新项目、一项项新技术,为本地企业发展注入新血液,为大湖经济区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驱动力,促进其向“高端化、集群化、链条化、生态化”方向发展。
       三是以国际化、信息化助推转型发展。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要积极借鉴国外应用型大学的先进经验,瞄准发达国家、瞄准世界水平的产业,以“国际化”的视野来进行专业教学标准的开发;通过中外合作办学,推动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的互补与共享;借助国际化、信息化全面提升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能力,打造升级版的应用技术大学。
 
       最后,从实干中找定力。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需要“放下面子,扑下身子,甩开膀子”的实干,尤其要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中,找准定位,在与行业企业的协同、双赢的互动中,实现产教融合的深层次转型发展。一方面深接地气,讲好“地方话”。在认真调查研究和了解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行业产业的人才与技术需求的基础上,对办学与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准确定位,对人才培养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依据地方发展规划的重点产业、龙头企业,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开放的应用型专业集群与学科体系。另一方面携手行业企业,大力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通过吸纳企业参与办学、探索“双元制”培养、订单培养、共同开发课程、互派专业技术人员、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技术中心和实习实训基地等,将人才培养环节融合于产业链、公共服务链和价值创造链。通过人才培养方式的深层次转型,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的合理的梯度转移,从而实现地方产业和地方高校双转、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双赢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