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韩海燕研究员做客高等教育论坛

发布时间:2021-10-11    分享到:

10月11日下午,由西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与陕西省高等教育学会联合举办的“高等教育论坛”第五十三期在我校长安校区举行,陕西省社科院《人文杂志》副主编韩海燕研究员受邀作了题为“学术论文的写作方法”的学术报告,校内外教师、研究人员及博、硕士研究生等60余人听取了报告。论坛由中心主任姚聪莉教授主持。

会场

在报告中,韩副主编从基础准备、选题、起草、完善、投稿及方法等六个方面为师生讲解了学术论文写作的注意事项和相关技巧。

韩海燕研究员、副主编作报告

首先,她认为具备问题意识是写好学术论文的前要,要养成大量阅读经典文献并做好读书笔记的习惯。她指出,社会科学问题分为“经验问题”和“元问题”,经典的、基本的学术问题都是源于原始文献,可从关注时政、实际调研、阅读经典及学术会议等途径获取。其次,要仔细琢磨文章的选题,她认为选题应突出核心点,具备创新性,并结合具体实例讲解了如何提出问题、分解问题。再次,她结合案例详细介绍了文章撰写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实用技巧。如题目需反复琢磨,突出核心词,凝练学术性;摘要需概括凝练;引言段落层次明确;文献综述要综、梳、述、评,不能简单罗列;理论分析要避免出现“两张皮现象”;数据的采集方式、核心变量的测量方法、核心的研究方法等要着重说明;研究结论要对应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等。她强调,文章的修改与完善要切磋琢磨,注意语言风格,避免“精致的平庸”和“自负的深刻”等常见问题。她还提到,学术论文的投稿要“投其所好”,根据所投刊物的偏好、风格、区域性、格式等进行投稿,认真对待初审及外审意见,禁忌盲目投稿。最后,她指出,学术论文的方法应破除“唯模型论”,倡导规范研究、案例研究与实证研究等多方法并重。

姚聪莉教授主持论坛

在与谈人发言环节,张冰冰博士认为此次报告非常精彩,韩副主编以期刊主编和学者的双重身份为我们带来了双重视角的分享。他指出,首先我们在投稿时要站在编辑的角度,考虑自己研究对期刊的价值所在。其次,在研究过程中要注重问题导向,应按照韩副主编总结的三种途径聚焦提炼研究问题:对社会事实的经验观察,应然和实然之间的差异,以及不同学派理论观点对垒。最后,他提出思想是一篇文章的核心,方法和数据应该服务于思想。此外,他还就实证分析中数据结果不显著这一问题与大家进行了交流。姚聪莉教授结合研究团队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类似问题,认为可以考虑调整研究对象和变量,从源头上修正模型。

张冰冰博士作交流发言

徐志平博士认为韩副主编的讲解特别深刻和透彻,非常受用。他提出韩副主编的讲座解惑了自己在研究过程中的“两个黑箱”,一是研究过程是始于思辨终于思辨,顶级期刊的论文多以思辨性风格呈现,蕴含的是长期并且全面的知识积累。二是面对投稿过程中的“编-研”沟通不畅的困局,要将学术期刊要求的规范性和学术研究的技巧性相结合,在论文完成后先做一个自审,这样在后期投稿中就可以跟编辑有很好的沟通。最后,徐博士提到,如何将时政热点政策转变为理论性选题是我们一直在探索的问题。韩副主编针对这一问题,指出我们应该要及时了解和追踪近年来刊物中专栏的设置,根据刊物需求投刊,也不能太追求热点问题而忽视了自己本身的研究方向,平时的积累非常重要。

徐志平博士作交流发言  

研究生院副院长冯建涛博士认为韩副主编的报告对学生很有帮助,他结合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有关要求,认为撰写学术论文既是磨练心智、提升自我的过程,更是掌握思维训练和看待问题的方法,对研究生今后就业和学历提升都很有帮助。

研究生院副院长冯建涛博士作交流发言

中心主任姚聪莉教授认为,韩副主编从作者、编辑和审稿人的视角解读学术论文的写作与发表,打开了论文发表神秘的“黑匣子”,为在座的师生提供了近距离与编辑面对面深度交流的难得机会。报告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操性,对在座的师生做研究、学术论文写作和发表颇有启发。韩副主编的报告深入浅出,有理有据,把科学研究的复杂过程和写作投稿流程、技巧等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呈现给大家,内容丰富、生动有趣、引人入胜,让在场的师生耳目一新,受益匪浅。这是一场碰撞出思想火花、点燃大家科研热情的高水平学术报告。

韩副主编的报告逻辑清晰、内容丰富,引起参会师生的热烈讨论。在座的师生分别就个人在学术论文写作中遇到的问题与韩副主编进行了交流,现场气氛非常热烈。

师生积极提问

韩海燕博士,是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人文杂志》副主编。主要研究方向为收入分配、消费经济等。近年来出版专著3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以上课题多项。在CSSCI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在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等重要报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并有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高等学校学术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转摘,且有多篇论文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