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以文载道 以史育人——全国首部高校学科发展史出版发行

发布时间:2023-07-15    分享到: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陆航)校史是高等教育史的组成部分,也是一所大学的文化精髓所在,是高校立德树人生动的“教科书”。学科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依托,是科学研究的源泉,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对学科发展历史的梳理、对重要学者治学历程的回顾,是校史研究的重要内容,是理解学科渊源、学科积淀、学术精神的必由路径。7月13日,西北大学校庆系列图书发布仪式在太白校区举行。西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常江,西北联大与大学文化研究院院长姚远,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姚聪莉,西北大学出版社社长马来等参加仪式。

常江、马来共同为新书揭幕,《西北大学学科发展史》总主编、《西北大学英烈故事十五讲》主编姚远,《西北大学办学理念与改革实践文选》主编姚聪莉,《地质学学科发展史》主编华洪,《世界史学科发展史》主编黄民兴代表众多学科发展史作者先后发言。

西北大学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各学科间紧密联系、共同发展。《西北大学学科发展史》全方位梳理学科发展脉络、人才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平台建设和交流合作等内容,将学科发展与国家历史重大需求相联系,揭示各学科的演进规律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为理解学科发展的渊源提供新的纬度。本次出版的第一批学科发展史共11册,包括《学科源流概述》和《考古学学科史》《地质学学科史》《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史》《经济与管理学学科史》《中国史学科史》《世界史学科史》《哲学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史》《物理学学科史》《地理环境与城乡规划学科史》《数学与科学技术学科史》《化学学科史》等10个学科分册,这也是全国高校第一家全系列编纂出版学科发展史。

一所大学的连续性得以维系,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历史记忆。而在其全部历史中,最重要者莫过于学科史。它是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是大学的学术生命所系。常江在讲话中表示,120余年来,西北大学在追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程中,涌现出刘含初、李子洲、王孝锡、谢葆真、杨拯陆等一批为实现革命理想英勇牺牲的英雄人物,为讲好西大英烈故事,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爱国情怀,学校组织专家编写了《西北大学英烈故事十五讲》。站在“双甲子”的关键节点,为回答好“办怎样的学校”以及“怎样办好学校”,学校组织专家在2004年出版《西北大学教育理念文选》的基础上,对2003—2022年期间学校在办学理念、改革实践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编纂了《西北大学办学理念与改革实践文选》。特别是在校庆期间,为回溯学科奠基、积累、传承和发展的轨迹,梳理学科脉络的源流与走向,回答“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学校全面启动涉及25个院、系、所的学科发展史编纂工程,并组织300余位执笔人完成了600余万字的初稿,以期从学校悠久的学科发展史中汲取智慧和奋进力量,为一流学科建设贡献力量。

据介绍,2022年是西北大学建校120周年,正值学校“双一流”建设的关键时期,出版校庆系列图书既是对学校120年发展历程的回首和重温,也是对学校办学历史、学人先贤、英烈人物的致敬,更是对学校120年来在办学理念、学术思想、文化传统等方面的系统梳理和深入总结。常江说,本次学科史的编纂,开创了全国高校学科史编纂的先河,但限于时间精力,目前只成书了11册,另外的11册需要西北大学相关院系借鉴第一批书的经验,加紧完善,加快节奏,力争在下一阶段全部成书出版。此外,已经出版成书的院系,务必继续加强校史、学科史的整理和研究工作,为将来的修订补充打好基础。西北大学将以此为契机,继续加强校史研究、学科史研究工作,深入挖掘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的文化传统和精神品格、学术思想,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借鉴,为提升西大精神、丰富西大文化贡献力量。

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西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赖绍聪表示,西北大学启动并顺利出版了校庆系列图书,承载着广大校友师生的期望,凝聚着全体参与者的心血,希望以此为契机,继续深入总结120余年的办学历史、办学经验、文化传统,让学校积淀的精神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2023年7月14日,作者:陆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