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由西北政法大学主办的《西北高教评论》办刊十周年暨第二届系列学术活动研讨会,在西北政法大学长安校区成功召开,会议主题为“服务教育强国战略的高校人才培养改革与创新研究”。来自全国高校百余位专家学者、师生代表参加了本次学术研讨会。中心师生一行8人参加了本次学术研讨会。

中心师生合影
上午的开幕式由西北政法大学副校长常安主持,西北政法大学党委书记赵万东教授致辞并介绍参会嘉宾,陕西高等教育学会、陕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肖敏副主任致辞。会上宣读了《西北高教评论》办刊十周年暨第二届学术活动有奖征文获奖者名单,并邀请知名学者与部分获奖学者进行学术报告分享。
大会分为上下午报告,并举办了一场研究生平行论坛。
博士生胥晚舟代表姚聪莉教授团队作了题为《强国建设背景下研究生培养范式变革研究》的学术报告。报告系统阐释了研究生培养范式变革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基于对近三届国家级研究生教学成果奖的文本分析,归纳出当前研究生培养范式变革呈现的四项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未来研究生教育将在数智技术赋能与产学研融合驱动等方面呈现持续演进的发展趋势。并荣获《西北高教评论》办刊十周年暨第二届系列学术活动有奖征文一等奖。

博士生胥晚舟作汇报
张冰冰副教授作了题为《硕士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路径识别研究——基于国家奖学金获得者的回溯分析》的学术报告。报告从政策背景和现实背景入手,聚焦到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路径识别这一研究领域。并以国家奖学金获得者成长特征为切入点,对LDA分析下不同学科类别的人才培养路径进行了梳理,构建三维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分析框架,并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路径的优化策略进行了探讨。

张冰冰副教授作汇报
徐志平讲师作了题为《教育强国背景下高校首席数据官的时代价值、角色定位与推进策略》的学术报告。报告从首席数据官的政策背景,实践历程、首席数据官的研究现状入手,他强调高校首席数据官设立是国家数据治理政策驱动的必然要求,其设置存在组织架构与权责匹配冲突、专业型人才供需失衡、数据治理体系不健全等困境。

徐志平讲师作汇报
博士生刘源宏在研究生学术交流环节作了题为《基于荣誉教育的美国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分析》的学术报告。她基于时代背景和标志性事件,梳理了美国荣誉教育的发展阶段,并剖析了荣誉教育培养本科拔尖创新人才的模式构成,通过对荣誉教育在实践中的先进经验与不足分析,提出了借鉴启示。并荣获《西北高教评论》办刊十周年暨第二届系列学术活动有奖征文优秀奖。

博士生刘源宏作汇报
硕士生曹蓉在研究生学术交流环节作了题为《省级教育数字化政策量化评价—基于PMC指数模型》的学术报告。报告主要从研究背景、研究方法、研究设计、PMC指数模型构建、结论及建议五个方面展开。她将进一步完善进行政策量化的问题导向,以提高文章质量。并荣获《西北高教评论》办刊十周年暨第二届系列学术活动有奖征文三等奖。

硕士生曹蓉作汇报
《西北高教评论》办刊十周年暨第二届系列学术活动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为教育强国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创新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会议依托期刊十年的学术积淀与平台优势,聚焦“人才培养改革与创新”这一核心命题,深入分析了高校如何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探讨了支撑教育强国建设的高校人才培养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