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学术交流 > 正文

高等教育论坛第一百期学术论坛成功举行

发布时间:2025-05-09    分享到:

2025年5月8日,高等教育论坛第一百期学术论坛成功举行。这也是研究中心为营造浓厚学术氛围,进一步激发学术创新活力,围绕“聚智·创变·育才——面向2035的高等教育使命与战略”这一主题,开展系列学术活动的第二场学术论坛。陕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西北工业大学肖敏副研究员,西北工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陈慧荣助理教授、刘璐璐副教授三位老师受邀作报告。本次学术活动由中心姚聪莉教授主持,张冰冰副教授、徐志平讲师与谈,中心博、硕士研究生参加了本次论坛。

论坛现场

姚聪莉教授对三位老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感谢。她介绍了三位汇报人的学术履历和研究领域,指出跨院校的学术报告不仅是学术思想的碰撞与启发,更是选题方向和研究思路的重要来源。

肖敏副研究员以《评价驱动的研究生数学应用能力提升机制研究》为题作学术报告。她首先以研究生数学应用能力的重要性为切入点,指出当前研究生数学教学中存在理论与实践应用失衡、教学评价机制单一、研究生高阶应用能力难以获得等问题。其次,她从理论基础、研究方法、样本选取以及访谈提纲框架等方面详细介绍了研究设计。然后,她通过访谈资料分析,发现研究生数学应用及建模能力发展的核心矛盾在于数学工具化应用能力与价值认知的割裂,构建了评价驱动的研究生数学建模能力生成模型。最后,她基于研究发现,提出了评价驱动的研究生数学课程应用能力提升机制。

肖敏副研究员作报告

陈慧荣助理教授以《世界一流大学海外分校的治理形态研究》为题作学术报告。首先,她从政策背景和现实背景入手,聚焦到世界一流大学海外分校治理形态这一研究领域。接着,她以海外分校所有权的五种模式为切入点,构建了海外分校组织外部治理形态的分析框架,并对不同所有权形式下的海外分校治理形态进行了梳理。最后,她结合海外分校的办学特性,从输入输出国关系、多元参与主体、信息不对称、海外分校位置等方面对海外分校治理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703D1

陈慧荣助理教授作报告

刘璐璐副教授以《嵌入与濡化:博士生学术认同形成过程的质性研究》为题作学术报告。首先,她以博士生学术认同的重要性为切入点,通过文献辨析界定了博士生学术认同的三维概念。接着,她从解构半结构化访谈的实施过程,采用扎根理论从博士生学术嵌入、学术共同体濡化、组织环境与学科文化的枢纽作用以及社会环境塑造四方面阐述了主要研究发现。最后,她从建立博士生成长档案、发挥导师-师门-院校协同纽带作用以及加强专业学会价值引领等三方面提出了博士生学术认同提升的优化建议。

8FF6B

刘璐璐副教授作报告

在与谈环节,姚聪莉教授高度认可肖敏副研究员的报告。她认为,该研究有力回应了当前教育领域的关键需求,生动阐释了如何通过具体问题的深入挖掘,逐步逼近学术真相,体现了鲜明的问题意识。其次,她对陈慧荣老师的选题价值给予高度肯定,指出海外分校是国家未来教育政策变革的重要方向,并建议可从海外分校形成的复杂原因、教会大学与当代海外分校的差异以及技术突破对海外办学治理形态变迁的影响等方面展开进一步挖掘。最后,她认为刘璐璐老师的研究打开了博士生学术认同的黑箱,全方位解析了由博士生转化为学术人的动态过程,并建议下一步可以针对博士生非学术就业增多的现象进行持续研究。

张冰冰老师指出,肖敏老师的研究从小切口出发深入探析了现实问题,并从访谈选样原则和理论验证方式两方面提出了研究建议。陈慧荣老师的研究可以从海外分校建立的出发点入手,深入探讨治理形态。刘璐璐老师的研究具有很强的代入感,学术共同体濡化是每个博士生必经的成长历程。

徐志平老师从明晰核心概念、强化政策导向、完善样本选取等方面对肖敏老师的研究提出了优化建议。针对陈慧荣老师的研究,他认为海外分校治理研究契合教育国际化发展,具有前瞻性和价值性,可以围绕不同模式的制度差异、海外分校分布现状、政府企业高校协同等方面深化研究。最后,他认为刘璐璐老师在研究过程中方法规范,并从自身学术经历出发,认为研究生应多参与学术训练,尽早由学术圈外走向圈内。

2D5C21

与谈环节

在讨论环节,博士生胥晚舟首先就陈慧荣老师在研究中为何选择“治理形态”这一表述提出了思考与疑问。陈慧荣老师认为,选择“治理形态”既是因为比较教育研究领域对于“形态”一词有所运用,同时“形态”可较全面涵盖海外高校治理相关内容,能丰富海外高校治理路径的多样性。接着胥晚舟又对刘璐璐老师的汇报提出感悟,认为“嵌入”“濡化”两词精准描述与捕捉了博士生学术认同的形成过程。博士生刘源宏结合刘璐璐老师的汇报,从自身经历出发,分享了自己是如何在参与学术活动和团队训练中逐步深化了学术认同。

A0C76C


讨论环节

姚聪莉教授在总结讲话中指出本次学术论坛是西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第100期高等教育论坛,在这个重要的时刻,三位老师的光临和分享,意义非凡。三位老师的报告不仅是知识和学术大餐,更是一场生动的精神盛宴,整体呈现出理论的规范性、方法的科学性、分析的严谨性、文献的丰富性以及观点的创新性,诠释了学术研究的真谛,给我们诸多启示:一是要保持一以贯之的问题意识,在选题上兼具理论性与现实性;二是在研究中要有持续的专注力与超长的毅力;三是注重概念界定和理论框架的确定。最后,姚聪莉教授再次感谢三位老师的精彩报告,同时,期待三位老师常来高等教育论坛做客,分享研究成果。本次学术论坛在大家的热烈讨论中圆满结束!

8FC02

论坛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