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学术交流 > 正文

陕西高等教育第一届“术问”研究方法工作坊成功举行

发布时间:2025-07-09    分享到:

2025年7月9日,由陕西高等教育学会主办,西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承办的陕西高等教育第一届“术问”研究方法工作坊在西北大学成功举行。本次研究方法工作坊学习共分为“质性量化融合研究”和“数据驱动政策分析”两个单元,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来自西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陕西学前师范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高校的学者、硕博研究生共计50余人参加本次工作坊。

AECF4

线下会场

在开幕致辞中,姚聪莉教授强调:一是研究的本质是“求真”,科学的研究方法是避免主观臆断、确保结论可信的基础。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训练,掌握解决复杂问题的技巧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是研究创新的突破口。研究方法选用得当,有助于获得一手资料,增强研究的说理性和规范性;三是研究方法更新迭代不断加快,要适应知识迭代速度,建立研究方法长效研习机制,培养方法论自觉意识,实现“一通百通”的跨领域迁移。

4B5B7

姚聪莉教授致辞

第一单元的主题为“质性量化融合研究”,由徐志平讲师主持。张冰冰副教授、刘源宏博士生、郑文茜硕士生、杨子涵硕士生、张元元硕士生和闫乐翔硕士生分别作报告。

张冰冰副教授以《案例研究:原理与应用》为题进行了方法汇报。阐述了案例研究的概念及其分类,区分了“整体性”与“嵌入性”的案例,并详细介绍了三种案例研究类型的主要区别。同时,他探讨了案例研究的特征与设计要点,强调需深入案例,并进行文献对话。随后,他重点分享了多案例研究设计的具体内容,包括案例选择、设计策略及分析步骤等多个方面,特别强调了形成证据三角与构建完整证据链的重要性。最后,他聚焦于案例研究推广的可行性,并以一个具体案例作为此次分享的结语。

3CF31

张冰冰副教授作分享

博士生刘源宏以《数据驱动的交叉学科演化:基于Python的数据拼接与算法实现为题进行了分享。她从研究背景、研究设计、数据拼接与算法实现以及研究结果四个方面对近期所做研究的思路与具体过程进行了交流分享。

硕士生郑文茜围绕《PSM+DID:理论与实践》这一题目展开陈述,重点从四个层面展开论述:选题背景与意义、方法与原理、案例分析与实证研究、结论与启示。首先系统阐述了公共政策评估中因果推断的重要性;其次详细讲解了PSM与DID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及匹配方法,并结合具体指令与实例加以说明;随后以“‘双一流’区分两类高校对高校发展的影响”为案例,展示了PSM与DID方法在实际政策评估中的应用过程与实证结果;最后从研究方法的角度出发,总结了PSM与DID在政策评估中的优势与适用条件。

硕士生闫乐翔、杨子涵、张元元以《扎根理论分析方法》为题进行了方法汇报。闫乐翔从扎根理论的概念及思路入手,梳理了经典、程序化、建构型等主要学派,对比了各学派差异。杨子涵基于诚信结构初探的方法论实践,说明了扎根理论研究流程及讲述了扎根理论的应用场景。张元元结合教育学案例《寄宿制对儿童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机制——基于扎根理论的多案例分析》,分析了研究对象、方法等,并对扎根理论的优势与劣势进行了总结分析。

9027C

五位汇报人作分享

第二单元的主题为“数据驱动政策分析”,由张冰冰副教授主持。徐志平讲师、安洁硕士生、周青佳硕士生、胥晚舟博士生和孟英婷硕士生分别作报告。

徐志平讲师以《PMC指数模型的基本规范与改进策略》为题进行报告。首先,他概述了PMC 指数模型定位于政策内容评估和政策效果评估,引申出PMC指数模型的概念和思想基础。其次,他统计了PMC指数模型相关论文发文时间、发文量、学科领域、文献来源描绘PMC指数模型研究现状。此外,他强调了PMC指数模型在量化政策结构及多维度一致性评价等方面中的作用、通过多文献研读详细介绍了该模型的分析步骤,包括确定政策组合、设置指标体系、对变量进行打分、生成多投入产出表、PMC指数计算公式、绘制PMC曲面图。最后,徐志平老师根据学术论文写作常见问题,指出需注意PMC指数模型的运用规范和改进策略。

157747

徐志平讲师作分享

硕士生安洁、周青佳合作以《LDA——主题分析模型的应用》为题进行了方法汇报。她从LDA方法的概念入手,简要介绍了LDA的核心假设及其优势并详细讲解了LDA操作流程,涵盖py环境配置、文本预处理与数据准备、LDA主题建模与调参实操、LDA主题理解以及Python编程环境搭建五个方面。最后,她以“硕士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路径识别研究——基于国奖获得者的回溯分析”为例,简要分享了LDA的实际应用经验。

博士生胥晚舟以《BERTopic的基本原理与实操应用》为题进行了分享。她从形成背景、BERT模型、BERTopic流程三个方面介绍了BERTopic的基本原理,并从环境配置、代码展示、超参数调节等方面分享了BERTopic实操过程中的步骤和经验。

硕士生孟英婷围绕“GIS和社会网络分析在政策扩散中的实践应用”主题展开专题分享,系统梳理了政策扩散的概念及研究内容,指出针对政策扩散的“空间-时间-主体”动态关联特征,GIS技术成为关键工具。而政策扩散的核心之一是“主体间的互动”,社会网络分析(SNA)的核心是“关系建模”,可以从“关系”视角解析政策扩散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她以“工具、方法介绍——在政策扩散研究中的适用性——经典文献解读——软件介绍——操作界面展示——操作步骤介绍——学习资源推荐”为逻辑对这两种方法依次展开详细介绍。

82061

三位汇报人作分享

在闭幕环节,张冰冰副教授肯定了研究方法工作坊在打造学习共同体、提升学习效果方面的作用,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学术活动。徐志平博士赞赏了同学们勇于尝试学习新方法的精神,并预告第二届研究方法工作坊将在内容设置上更加细化。陕西省高等教育学会秘书处秘书郑立老师和西北大学高等教育中心办公室主任陈志军老师为线下的六位汇报人颁发荣誉证书。本次研究方法工作坊为陕西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学者和研究生们提供了宝贵的方法学习和交流平台,推动了研究方法在高等教育领域创新性应用。

87EFB

颁奖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