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大人物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西北联大 > 联大人物 > 正文

1939年毕业于西北联大的吴自良院士:两弹一星功臣

发布时间:2019-09-10    分享到:

为了那惊世的“礼炮” 

      来源:《天津大学学报》

       1964年10月16日,伴随着一声巨响,象征着打破外国核垄断的“蘑菇云”从中国新疆罗布泊上空腾起。这声巨响,是让世界震惊的“礼炮”,不仅向世界宣告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也标志着中国的崛起。而主持研制出作为原子弹核心技术———“甲种分离膜”的科学巨匠,正是让我们每一个“天大人”骄傲的著名校友———吴自良,他为此获得了国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2007年7月28日,本报记者曾专程赴上海华东医院,拜见并采访了90岁高龄的吴自良校友。虽然今天他已离我们而去,但那亲切的笑容和朴实的话语却依然清晰地在脑海中浮现,让我们再次回忆起他那波澜壮阔的人生……

  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而读书

       1917年12月25日,吴自良出生于浙江省浦江县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前清秀才,后做过律师。他在家中排行第七,年龄最小。由于幼年丧父,他家境陷入困难之中,由母亲和兄姐抚养成人。据吴自良长子吴康琪介绍:“父亲很小就担负起家庭的担子,9~10岁时为家里放了2年牛。每次放牛回来,奶奶就摸摸牛的肚子,如果牛肚子鼓起来了,就表扬他,如果是瘪的,就批评他。严格的家庭教育培养了他吃苦耐劳的品格,也使他对当时的社会底层有了深刻的了解,对祖国的繁荣昌盛怀有强烈的愿望。”
     吴自良自幼在家读私塾,从小就显露出超常的聪慧。他母亲便集中家里的财力供他读书。1926年,吴自良进入了全县最好的浦阳小学。1929年毕业后,他考上了浙江省立第一中学读初中,当时他是从县城考进省城的,学习成绩排倒数第2名,一学期后,他的成绩升至正数第2名。1932年,他考入了浙江省立杭州高级中学。在中学时养成的良好的治学习惯为他以后的学习和科学研究打下了基础。
    1935年,吴自良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洋工学院(即北洋大学)矿冶系,1年后在“航空救国”的热潮中,他凭借优异的成绩转入了刚刚开设的航空机械系。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北洋工学院与北平大学等院校组成了西安临时大学,学校迁至西安;1938年,北洋工学院又与东北大学工学院等院校组成了西北工学院,学校迁到了陕西省城固县西北10余里的一个小山村———古路坝。当时教室设在祠堂里,木板充当黑板。吴自良回忆:“当时校舍比较差,但教师教课非常好,学生学习很用功。”就是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下,他读完了大学。
    1939年大学毕业后,他到云南垒允中央飞机制造厂任设计员。因为那个工厂许多工程师都是美国人,所以他不仅学到了有关飞机制造的知识,还锻炼了英语口语。1942年,该中央飞机制造厂遭日机轰炸,吴自良随工厂撤到昆明,进入中央机械厂任副工程师。有关方面通知他:要想重操旧业,必须加入国民党。吴自良不愿加入国民党。当时的国民党航空委员会就以“逾期不报到”为由将他除名,并表明对他“永不录用”。
    1943年,吴自良在当时当医生的大姐资助下,计划自费赴美国留学,打算到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然而国民党航空委员会对他“永不录用”后,他只好改行。吴自良经他原来所在的中央机械厂厂长的推荐,以助教的名义经印度来到了那位厂长的母校———美国匹兹堡卡内基理工学院(今卡内基·梅隆大学)攻读物理冶金专业研究生,师从X射线晶体学家、物理冶金学家巴瑞特教授和物理学家斯莫洛柯夫斯基教授。1948年,以优异的成绩博士毕业后,他留在了该校金属研究所做博士后;1949年应聘到美国锡腊丘斯大学材料系任研究工程师,主持美国国防部的重要科研项目“软钢中阻尼和疲劳”的研究。
    1945年,美国爆炸了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小小的原子弹形成了巨大冲击波。正在求学的吴自良开始还不知道原子弹是怎么回事,听了几次报告后,他知道了一个大概。当时的他还想不到若干年后会有机会为祖国的核武器研制作贡献。
     据和吴自良在一个研究所同事6年的高级工程师、我校上海校友会秘书长郁世荣介绍:“在美国时,有一件事情给吴自良的震动很大。当时美国上层社会人们都穿质地较好的衣服,他于是到当地一个高档的服装店去买衣服,而店员却问他:‘你是不是洗衣店的员工来收衣服的?’祖国贫穷,海外的游子再成功也被人看不起!联想到许多在美的中国留学生怕被歧视而谎称自己是日本人的情况,吴自良更坚定了以所学知识报效祖国、使祖国富强起来的决心。”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到了美国,吴自良激动万分。吴自良的外甥徐燕舞说:“小舅当年毅然放弃了在美国拥有汽车洋房的优越生活条件和专业对口有发展前途的工作,立即着手回国投身新中国的建设。1950年冬,他突破种种阻挠,以华侨的身份取道日本和香港,于1951年初终于回到了阔别7年的祖国。”
     回国后,吴自良先到北方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西南交通大学前身)冶金系任教授。1951年夏,他应聘为中国科学院工学实验馆(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现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主持物理冶金方面的研究工作。
     吴自良说:“我不太喜欢上海,年轻时就决定不考上海的大学,想不到因为要陪母亲度过最后的日子,结果留在了上海,一留就是大半辈子。”此事足见吴自良是个孝子。1952年,吴自良和震旦大学(现复旦大学)英文系教师徐仁女士结为伉俪,之后养育了两个儿子。在新中国的崭新天地中,吴自良开始了他一生为祖国而不懈耕耘的奋斗历程。

  “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研究方向
  

     吴自良在回国初期,主要志趣在于运用在美国学到的先进知识在世界物理冶金学科领域为中国争得一席之地。但当时的中国百废待兴科技落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中有大量材料学科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他毅然放弃了个人志趣,他说:“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研究方向。”
     1953年7月,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前线急需一种“特种合金电阻丝”,中央军委通过上海市委下达命令,限期半个月内完成。上海冶金研究所承担了这项任务。吴自良二话没说,带领科技人员刻苦攻关,如期完成了任务,获得了表彰。
     上世纪50年代,我国机械制造业需要大量低合金钢材料。当时所用的合金钢均来自美、英、苏。这些国家的合金钢中含有一些我国稀缺的金属元素,国产化较困难。吴自良接受了中科院下达的研究苏联40X低合金钢的代用品任务。他经过调研确定了以我国富产的锰、钼代替40X中的铬,终于制出锰钼钢,与40X钢相比,其生产成本低,低温冲击韧性、回火脆化敏感程度等性能优越,疲劳和氰化性能相似。这项成果创建了我国自己的合金钢系统,被誉为该系统的典范,并在抚顺钢厂、长春第一汽车厂和上海柴油机厂进行了推广应用,获得了1956年我国首次颁发的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60年代,他在所内组建了精密合金研究室,提出研究相变问题的方向;他研究钢中过渡族元素,澄清了文献中许多争论和谬误。70年代,他针对半导体器件和大规模集成电路成品率低和可靠性差的问题,提出并指导开展单项工艺和硅材料品质因素的研究,获得了中科院和上海市的科技进步奖。他的同事评价:吴自良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为上海冶金所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块集成电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做个“优质‘链条人”

         早在上世纪50年代中期,面对美、苏、英3个超级大国的核垄断,中国也开始对原子弹技术进行研究。众所周知:铀235是最重要的核燃料,在热中子的照射下会发生核裂变,并通过连锁反应放出大量核能。但在天然铀中,铀235只占0.7%,其它都是铀238。而铀238不但本身不发生核裂变,还要吸收热中子,妨碍铀235连锁反应的实现。所以要研制原子弹首先是要得到浓缩的铀235。但二者的原子量差别很小,只差1.3%,所以把铀235和铀238这对“双胞胎”分开,关键是制造出分离膜。美、苏、英3国均把分离膜列为国家绝密,苏联称之为“社会主义阵营安全的心脏”。
     1960年,中苏关系恶化,苏联撤走了专家,拒绝为中国提供分离膜等关键器材。时任二机部副部长兼原子能所所长的钱三强曾说:“有人扬言:没有外援,中国的浓缩铀工厂将成为一堆废铜烂铁,更不用说造原子弹了。这其中的关键技术是制造用来分离铀235的分离膜。”
   “甲种分离膜”对外称“真空阀门”项目。包括上海冶金研究所、沈阳金属所、复旦大学和北京原子能所4家单位开展了研究工作。但当时因为力量分散、工作重复、交流不便而妨碍了研制的进度。周恩来总理及时作出了决定:要不惜一切代价,在五六年内攻克这一“心脏”;并将任务交给了上海市和中科院。总理亲自找到上海市委第一书记柯庆施交代了任务,中科院将该研制任务集中下达到上海冶金所,通知其他分离膜研究小组携带设备于1961年春节后到上海冶金所报到。于是,60多名专家在上海冶金所组成了第10研究室,对外称7支部。时任上海冶金所副所长的吴自良任室主任、技术总负责。7支部下设3个组,各个组分工合作,联合攻关。
     想到当年美国原子弹爆炸成功引起的轰动,现在有机会为制造自己国家的核燃料和原子弹出力,吴自良感到无尚光荣。他放下筹备已久的研究项目,全身心投入到会战之中。3年多的时间里,他基本没有离开过实验室,每天检查各组的进展,随时解决各种问题。那时他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过年过节也不休息。当时正值国家困难时期,吴自良和同志们一道住集体宿舍,吃大食堂,几天难见“荤腥”。1963年,刘少奇、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特地来到上海来听冶金所的工作报告。二机部则经常派人来查看工作进展。1963年年底,上海冶金研究所正式报告:“‘心脏’被攻克,能在中等规模的工厂批量生产;元件性能良好,超过了苏联的元件;造价仅为原来估算的黄金价格的1%!”
     就这样,中国科学家仅用了3年多的时间就攻下了这一世界性技术难题,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4个独立掌握浓缩铀生产技术的国家。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举国欢腾。已着手新研究的吴自良从报上获悉了这一消息,激动万分。那遥远的“礼炮”声里,有全体中国人的自豪,也饱含着科学家对祖国的深厚情感!之后的20多年实际应用表明,“甲种分离膜”的使用效果比预期的还要好。1984年,这项成果获国家发明一等奖,并于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的覆盖项目奖。
    据郁世荣介绍:“在研究所,吴自良的一句话广为流传:我们搞国防的要有‘竖着进去横着出来’的决心,把一生都贡献给国防建设事业!”他对祖国的真挚情感在这句话中表露得淋漓尽致。我们在采访吴自良时,徐燕舞把吴老在病榻上写的回忆文章《‘链条人’日记》拿给我们看。他写到:“80岁以前,我是根‘链条’,被‘挂’上了多项任务。每项任务我都超额完成了,堪称是优质‘链条人’了!”他在回忆研制“甲种分离膜”那段经历时写到:“毛主席当年找来了科学元帅聂荣臻,亲自布置了要制成原子弹的任务,当时这个任务叫‘两弹一箭’。中科院党组书记张劲夫口袋里装满了完成这个大工程的各个‘链条’”。“原子弹爆炸成功,举国欢腾,我终于松了一口气,总算完成了‘链条’人光荣的使命。”“此举在国外也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尼克松也‘打着白旗’来投降,毛主席脸上充满了胜利者的喜悦!人生一世,有此足矣!”这些话语,不正是他一生不懈攀登科学高峰、为祖国奉献出全部心血的写照吗?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12月出生的吴自良属蛇,离属马只差20几天。他说:“我更愿意自己属马,‘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他象“链条”一样高速协调运转的一生印证了他的话。
     上世纪80年代后期,氧化物超导材料的发现在全世界掀起了“高温超导热”。考虑到这种新材料在高技术领域中的极端重要性,吴自良不顾年逾古稀,身患痼疾,仍满腔热情地投入这个新的研究领域。他指导一批中青年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开展的“薄膜材料制备工艺及氧在高温超导氧化物中扩散行为的研究”被国内外同行广泛引用,深得好评。1980年,吴自良当选为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
    恢复研究生制度后,吴自良挑起了全面负责所内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担。他悉心指导,严格把关,为培养青年科技人才而贡献余热。他非常看重个人的努力和勤奋,常说:“自己不努力,老天也帮不了你的忙。”他还亲笔写下了“天助自助者”的人生格言,勉励所内的年轻人。由于在培养研究生方面成绩卓著,吴自良于1990年被中国科学院评为“优秀研究生导师”;2008年,他被中科院研究生院授予“杰出贡献教师”荣誉称号。
    吴自良为人非常谦虚,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由于研制“甲种分离膜”属高度机密,他在很长的时间里从未向外界吐露过。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了23位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吴自良是上海市惟一的受勋人员。徐燕舞说:“小舅曾多次表示,要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捐给所里。他说,荣誉是大家的,不是我一个人的,我只是个代表人物。”(其夫人徐仁及儿子吴康琪、吴丹琳完成了他的夙愿,捐赠仪式已于2008年5月29日举行。)吴自良与母校感情深厚。他因为工作关系,多次与我校师生接触。在我校110周年校庆时,吴自良作为杰出校友的事迹在校内被广泛宣传,为更多的人所熟知。他呼吁科学工作者要积极踊跃、持之以恒地去搞研究,不要老想着过去取得的成就。记者采访他时,90岁高龄的他还兴奋地回忆起在北洋就读时的老师魏寿昆、技师邓曰谟和学长叶培大,他们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5月24日,吴自良在上海辞世,享年91岁。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路甬祥在吊唁信中写道:“吴自良先生在一生的科研实践中,紧紧把握世界科技发展脉博和国家的重大需求,不断深入拓展其研究领域的科技前沿,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自主创新成就,为我国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科技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徐燕舞以他的名字所作的藏头挽联:“自强不息两弹一星建功勋 良师益友教书育人铸辉煌”正是他一生的光辉写照。
     吴自良逝世后,胡锦涛、江泽民、温家宝、李长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和社会各界人士纷纷发来唁电、唁函,并敬献花圈和花篮。
    一颗科学界的巨星陨落了,但更多“天大人”将传承他的精神,奋勇拼搏,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