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沙海中的殷祖英和沙玉清
西北大漠漫黄沙,结伴沙公走荒遐。沙风沙雨同栉沐,沙枣沙葱共嘘嗟。弱水三千沙门子,沙夹道里夜停车。玉关西出沙州路,敦煌郊外听鸣沙。
沙湾道上秋萧瑟,白龙沙堆映落霞。闻道沙雅多古迹,莎车百里富桑麻。茫茫瀚海同沙海,愧我无缘涉流沙。引矣沙公多弥摄,妇当翦烛话窗纱。
这是1943年10月28日国父实业计划考察团赴新疆考察时,西北自然资源研究专家、国立西北大学地质地理学系主任殷祖英(字伯西,1895—1966)教授赠给我国农田水利和泥沙研究专家、国立西北农学院水利系主任沙玉清(190—1966)教授的一首诗,题为《赠别沙公》。诗中,每句均有一“沙”字,记录了二人“结伴沙公”“沙风沙雨同栉沐,沙枣沙葱共嘘嗟”“茫茫瀚海同沙海”,还想“涉流沙”的共同追求,不仅生动描绘了沙玉清与沙有关的职业,也生动记载了国立西北农学院、国立西北大学等西北联大后继高校学者在黄沙弥漫下、伴着大风、伴着大漠参与民国时期西北科学考察的艰苦情景。殷祖英曾任西安临大地理系教授、西北联大地质地理系教授兼系主任、国立西北大学地理系教授兼系主任。1942年春,在国立西北大学期间,曾奉命参加西北科学考察团,深入甘、宁、青、新实地考察。同年冬返校并数度举行学术讲演,详细介绍边疆物产、民族特性、油矿资源等,并测绘出有关地图。沙玉清1937年毕业于德国汉诺佛工科大学。同年回国,先后任国立西北农学院水利系教授兼系主任。他主持建成“仪祉水土经济试验室”(即中央水工试验所与西北农学院合设于武功的水工试验室),沙玉清兼任该室主任。后来,该室扩建为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沙玉清担任该所所长。他所著《农田水利学》为我国第一部农田水利著作,标志着我国农田水利学科的创始。他长期从事泥沙问题研究,是我国早期研究泥沙问题的专家,著有《泥沙运动学引论》,为我国农田水利教育和泥沙问题研究奠定了基础。殷祖英要长沙玉清12岁,一个专长于资源地理,一个专长于泥沙治理,学科背景上有很多互补之处,故在献身西北的工作中结下深厚友谊。二人虽不同年生,但碰巧的是沙、殷二教授均在1966年去世,沙公在祭日在10月30日,殷公的祭日在9月7日。沙玉清患有慢性支气管哮喘病,晚年又患肝硬化病,常常彻夜难眠,他的《泥沙运动学引论》就是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完成的,直到他逝世的前一年才得以出版,他为农业水利教育事业、为泥沙研究奉献了整整37年,不到60岁,就含着对未竟事业的无限眷恋,撒手人寰。
驼背上的黄文弼
1943年6月的一天深夜,受国立西北大学委托参加国父实业计划新疆考察团的黄文弼教授,刚刚拉着骆驼回到驻地的帐篷,不顾身患痢疾,又开始秉烛写考察记录。这是他多年的习惯,即便回到城固,他也常常秉烛至凌晨二三点,一生笔耕不辍,达数百万字,真可谓行万里路,写万卷书。刘半农对黄文弼朴实无华的评价:
“此公傻”,“瘦骨一撮不胜衣”,“身披一身老羊皮”,不看江南之绿杨,而探绝漠之红柳,天炎饮绝沙如焚,人驮平等匍匐走,幸而当晚得水头,不然傻公今何有”。
黄文弼虽籍贯江南,但其韧性却一副十足朴实的西北汉子。他的历史系学生向玉梅1969年9月教师节前夕在台北回忆:“黄文弼教授,一身中山装,不知穿了多少年,两袖发亮,肘下裂缝,我们望着他的衣服,常常联想到博物馆的陈列品。黄教授教的是边疆史,我们这些缺德鬼,常说教授的衣服没有边疆。他上课从来不说闲话,讲授材料之丰富,治学态度的严肃缜密,令人由衷敬佩,他口才虽不佳,声音又低,可是我们上他老先生的课,却是全神贯注,肃静无声”。
他在1943年,国立西北大学派出的第三次新疆考察中,他于1937年10月至1947年9月先后任国立西安临时大学-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国立西北大学历史学系讲师、教授兼主任、边政学系教授兼主任,前后在西安历时12年,占其40年学术生涯的1/3,是其1927年开始西北科学考古以来最重要的一个历史阶段,也使其在抗战后方有一段较为集中和充裕的时间,能够对1927年第一次考察和1933年的第二次考察所得进行整理和出版。他一生曾四次深入亚洲腹地新疆进行科学考察,行程38 300公里,其中1943年4月至11月第三次西北科学考察由西北大学派出。他在民国期间共出版50篇(本)论著,其中有24篇(本)论著是在这个时期完成并出版的。
他一生四次深入亚洲腹地科考:
第一次,1927年5月至1930年9月,随斯文•赫定、徐炳昶(旭生)为团长的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入内蒙古、新疆考察,历时三年四个月;
第二次,1933年9月至1934年11月,随斯文•赫定带领的汽车公路考察团入新疆,历时一年两个月;
第三次,1943年6月至1943年11月,时为国立西北大学教授,受西北大学委托,参加国父实业计划考察团到新疆考察,历时5个月;
第四次,1957年9月—1958年8月,他带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一支考古队进入新疆考察,历时11个月。
其中第一次科考,成为首次穿越塔克拉玛干千里无人区的中国学者。这个大沙漠位于塔里木盆地中央,面积为33万平方公里,东西长1000公里,南北宽400公里,是我国第一大沙漠,也是世界上仅次于撒哈拉沙漠区中的鲁卜哈利沙漠的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流动沙丘占到85%,流沙具世界沙漠之冠。这里向被描写为“生命禁区”,斯文·赫定将它翻译为“进得去出不来”,他自己在1895年横穿塔克拉玛干沙漠时迷途难返,丢失了所有装备,差点葬身此地。黄文弼不仅成功穿越,还发现了沙漠腹地的古代城镇、寺庙、沟渠、烽火遗迹和屯戍遗迹,获得陶片、铁器、绘画、泥塑、陶范、木雕、织品、文字、钱币及铜、石、陶杂件等大量文物,对该地古国兴衰和丝路研究均有重要意义。
在第一次科考和第二次科考中,黄文弼两次进入罗布泊,成为第一个到达死亡之海罗布泊北部的中国学者。这罗布泊,又名罗布淖尔,是我国新疆东南部的一个湖泊,被称作“死亡之海”,位于塔里木盆地东部盆地的最低处,塔里木河、孔雀河、车尔臣河、疏勒河等汇集于此,为中国第二大咸水湖。历史上,罗布泊最大面积为5 350平方公里。公元330年以前湖水较多,之后干涸,现仅为大片盐壳。1901年3月28日,斯文•赫定首先到达罗布泊北部,发现了消失近两千年的、历史上名噪一时的楼兰古城,被称之为“东方庞贝城”。此后,俄、美、英、瑞、日等国探险者对此地实施了一次又一次的劫掠。黄文弼在此获得重大发现,掘获西汉宣、元、成诸帝时木简71枚。
在黄文弼首次踏上西北科考之路时,有外国人预言:他们哪里知道大沙漠是什么?他们走出包头不远,就会全体折返!
然而,黄文弼这一走,就走了38000公里,前后历时近六年,并且是最先进入新疆专门从事考古的唯一中国学者。其考查范围包括内蒙古与甘肃西部、新疆北起阿勒泰、布尔津,南至和田,东起罗布泊,西至喀什,调查遗址大小数百处,重点发掘数十处,踏遍绿洲,深入沙漠,特别是在吐鲁番盆地、罗布泊、塔里木盆地获得丰富成果。他发展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既有对“纸上材料”和“地下之材料”的相互印证和“异族之故书与吾国旧籍”的相互印证,又有外国学者与吾国学者研究成果的相互印证和室内研究工作与野外实地踏勘工作的相互印证,以及从考古、历史、文化、地理、宗教、自然科学等方面,开展多角度、跨学科的综合研究。他还出版了“三记两集”考古专著,其中《罗布淖尔考古记》是我国第一部符合现代考古学体例的考古报告,并以其为代表的考古学演变为标志之一,实现了晚清民初以来中国学术传统向现代学术形制的转变,故被誉为我国西北考古第一人,我国科学考古第一人,我国国际合作科学研究第一人
王子云与西北文物考察团
1941年正值战火纷飞之际,一群学者在大后方却以所学报国,以不同的形式坚持抗战。11位钟情于艺术文物的艺术家们正在从兰州去往敦煌的途中,他们从兰州到敦煌坐汽车行程走1100公里,但汽车只能坐到酒泉,从酒泉再坐骡车走三天三夜约280公里到安西,再换乘木轮牛车到达敦煌。他们坐在盖有毡席的骡车里,哪里能阻挡住骡车外夹杂着飞沙走石的风鸣声,因为走的是沙窝路,软沙没胫,骡车难以通过,又因无骆驼可雇,只好改坐农家的木轮牛车。这就是1941年以王子云为团长的教育部艺术文物考察团考察途中的一个场景。
就这样,王子云率团历时五年,行程十万余里,足迹遍及川、陕、豫、甘、青五省。运用摄影、临摹、模铸、拓印、测绘、记录等方法,发现与保护了大量文物艺术珍品,这是中国专家以国家层面首次科学而系统地考察西北文物。他就是中国现代美术运动的先驱,中国新美术运动最早的倡导者和参加者,中国美术考古的拓荒者,现代美术教育学派和美术考古学派的先驱王子云教授。
王子云教授是现代美术教育和艺术考古学派的先驱,是我国现代美术运动的最早的倡导者和参加者,以及中国艺术考古的拓荒者。1937年回国,初任杭州美术专科学校教授,旋奉命组织西北文物考察团。自1940年,他率团考察西北艺术文物,先后发现、整理数百处(件)各类文物遗址及艺术文物,收集了超过2000件珍贵的艺术文物和不同时代的石刻艺术拓本,绘制了1000余件各类艺术文物速写图、写生图及相关地区的艺术文物分布图、艺术文物遗迹实测图,摄制了1000余张各类艺术文物题材照片,拓印了上千套(张)各类石刻艺术拓本。1942年,他首先建议教育部设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敦煌研究院前身)。1945年8月连同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团历年所获文物数千件一同并入西北大学,任西北文物研究室主任。1946年成立的西北文物研究室确定了“发扬西北固有文化,收集文物资料,从事整理,以备本校有关院系之研究参考”的宗旨。1946年的工作计划为:一是举行专题展览;二是编辑西北文物专集;三是整理已有资料并继续采集新资料。该室于1946年元旦举行西北风物图画展览,为教部前艺术文物考察团在西北各省绘画及摄影之一部分,其种类包括西北名胜西北民俗塞外风光长安景色等均系该团绘画人员随地就所见之风景人物加以速写,应用写生方式作忠实之介绍;如风景部分之祁连山三危山及兰州风景终南山色等幅,均系直接面对大自然描出,以期观觉者,亦能如亲临其地;此等介绍工作,于纯艺术之欣赏外,并寓有宣传之用意。其绘画部分,包括西北名胜、西北民俗、塞外风光、.赛马运动、塔尔寺十八景、长安十八景等。其摄影部分,包括西北名胜、西北民俗、陕南史迹和北平故都等。
他领导的“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团”是中国艺术家对本民族的美术遗产首次进行的大规模考察,对于中国美术学科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其主要作品:油画有《江干》、《杭州之雨》、《小镇之晨》等及大量的水彩写生作品;著作有《茂陵霍墓之汉代石刻》、《唐代雕塑选集》、(朝花美术出版社,1955)《中国古代石刻线刻画选集》、《中国古代雕塑百图》、《中国雕塑艺术史》、《陕西古代石雕刻》、《从长安到雅典——中外美术考古游记》等。
其代表作《中国雕塑艺术史》(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为中国第一部雕塑史专著。该著分为上、中、下3编、8章,涉及中国原始社会的雕塑艺术(约200万年一4000年前)、中国奴隶社会的雕塑艺术(前16世纪一前5世纪后期)、中国封建社会初期—战国和秦代的雕塑艺术(前5世纪后期一前3世纪末)、中国封建社会前期—两汉时代的雕塑艺术(前3世纪末一3世纪前期)、中国封建社会分割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雕塑艺术(3世纪前期—6世纪后期)、中国封建社会盛期——隋唐五代十国的雕塑艺术(6世纪后期—lO世纪中期)、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两宋辽金时代的雕塑艺术(10世纪中期—13世纪后期)、中国封建社会晚期一元明清三代的雕塑艺术(13世纪后期一20世纪初期)等。
这些巨大的学术贡献,产生于日机的轰炸之下,产生于辗转数千里大迁徙的途中,产生在泥巴茅草屋的教室里,产生在破庙旧祠之中,产生在风餐露宿的大漠驼背之上,产生于那些衣服肘部磨得发亮、袖口、下摆“无边无疆”、过着“活蒸螃蟹”般生活的教授们之中,产生于“盐水煮萝卜”“水煮白菜一口沙”、“长袖变短袖、长裤变短裤”、“昼夜灯火无眠”的近万名优秀学子之中。这就是我们在此所要述说的那个已经伴着大风、伴着大漠,在大西北默默耕耘了80个春夏秋冬的西北联大。
作者:姚远,西北联大与大学文化研究院。原文载于《中国科学报》2019-08-28,2020年1月9日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舆情研究中心的“学习强国”平台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