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高校党委要切实担起政治责任,充分认识校园疫情防控的重要性与艰巨性,建立集中统一高效的领导指挥体系,做到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体现坚强领导能力、科学组织能力和有效治理能力。
[关键词]高校党委;疫情防控;领导能力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对加强疫情防控作出全面部署。高校党委要提高政治站位,将疫情防控作为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充分认识校园疫情防控的特殊重要性与艰巨性,严密部署、精准施策,使高校成为疫情防控的坚强堡垒。
一、高校疫情防控的重要性与艰巨性
高校作为特殊的社会组织,在应对疫情时具有社会敏感性和主体活跃性等独特属性。从师生群体和组织结构特点看,高校疫情防控具有特殊重要性与艰巨性。
高校特殊重要性。高校肩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重要使命,师生生命健康和校园安全稳定始终受到政府、公众和媒体的重视与关注。在疫情防控中,高校不仅是全社会防控疫情的基础组成单位,还承担现场救护、疫情科研等重大攻关任务,需要付出百倍努力,确保防控和发展“两不误”,赢取防控疫情和办学强校“双胜利”。
疫情影响广泛性。我国高校普遍实施学生集中住宿统一管理,在卫生疾病传播时容易形成聚集性暴发。一旦疫情在高校蔓延,不仅影响师生安危,影响正常的教学、科研、生活秩序,而且容易引起公众关注和社会反响。如再与某些外在因素互动,更会产生“溢出效应”和“叠加效应”,扩大危害广度,提升危害强度,波及同城其他高校甚至全国高校,造成公众心理恐慌和社会秩序混乱。
师生群体敏感性。高校是高知识群体集聚的场所,师生对事物的反应速度快,思维活跃,嗅觉敏锐,具有较强的批判意识。当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发生时,高校师生更容易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造成巨大的舆论压力。
内部管理复杂性。高校组织结构具有高度异质性和“松散关联”的特点。表现为垂直分化程度低,各个院系相对独立,权利关系相对模糊,教学、科研、后勤等不同系统和部门既相互依存,又在功能、定位和工作模式等方面存在较大不同。在高校日常管理中,这种组织结构有利于宏观上、整体上可持续发展,但在疫情暴发时,就可能导致部门责任划分不明、防控沟通联系不畅、时间节点把握不准、处理意见各执一词等问题,影响应对突发事件的效率。同时,高校周边人员构成复杂,师生员工、家属商户混杂而居,也给各项管理工作带来挑战。
二、打好高校党委主导下的疫情防控阻击战
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既是对高校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能力的检验,也是对高校危机处理能力和治理能力的全面考验。高校党委要切实担起疫情防控政治责任,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制度优势,建立集中统一高效的领导指挥体系,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
健全完善工作运行机制。高校党委要充分认识形势的严峻性、复杂性,迅速进入应对危机的“战时”状态,举全校之力,统各方资源,全面排查各种风险隐患,最大程度消除损失和负面影响。一是迅速响应,建立“垂直型”危机管理指挥系统。高校党委要迅速成立高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校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做到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行动,确保学校疫情防控工作运转高效。二是明确思路,制定科学合理、规范详细的工作方案。高校党委要根据疫情形势需要,制定特殊时期的各项管理工作方案,用科学方法和切实行动,带领全校战疫情、保平安、强信心、作贡献。三是责任到人,确保疫情防控措施有效落实。高校要成立现场救护、教育教学、疫情科研、师生管理、医疗卫生、安全保卫、宣传舆情、对外联络、督察督办等专项工作组,完善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效率。
确保各项防控举措有效落实。高校党委要按照党中央“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和教育部关于“严防扩散、严防暴发,确保一方净土、确保生命安全”的工作要求,努力把各项疫情防控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位。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地方党委、上级部门的决策部署,严格实施“一对一”“点对点”工作责任制,坚持零报告制度,确保各项疫情防控工作部署传达到每位师生,无遗漏、无耽搁、无死角。二是深入、细致、具体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相关预案和落实工作,精细化实施、精准化操作,实施差异化防控策略,精准到人、精准到事,不耽搁、不变通、不走样、不打折。如按照教育部“停课不停学”部署,面向全校师生尽快发布方案,消除师生焦虑情绪,确保教学工作有序开展。三是充分彰显人文关怀,坚持以人为本、关爱师生,对受疫情影响不能返校的师生员工,要重点在生活上关心、学习上支持、思想上引导,提升他们打赢抗击疫情阻击战的信心。同时,基于严峻形势与防控环境给大众特别是青年学生带来的心理压力,高校党委要深入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对处于毕业求职、升学考试等压力叠加期的学生,要帮助他们缓解压力,解决问题和困难。四是着力丰富工作方法,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通过微信、短信、电话及时回应师生关切,提醒师生做好个人防护,提高疫情防控的知晓率和参与率,为广大师生了解实时疫情和做好防控工作提供服务。
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制度执行的力度与效果是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关键。一是党委领导班子要有带头“严起来”的意识。党委领导班子要在正确认识严峻形势、准确把握工作要求、严格执行管理制度方面走在前、做在先、行得正、镇得住,让制度执行没有模糊空间、商量余地,这样才能更好地凝聚力量、统一行动、共同迎战。二是党委各级干部要有率先“站出来”的作为。高校党委班子成员、各级党员干部要走在前、干在先、做表率,模范践行“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给师生群众做榜样、树标杆,为一线人员树信心、鼓干劲。三是基层组织要有切实“强起来”的行动。高校基层组织是疫情防控的一线部门,是与师生群众密切联系的基本单位,是高校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战斗堡垒。高校党委要切实把工作落细落小落实,最大程度调动基层组织参与疫情防控的积极性。四是管理部门要有坚决“管起来”的担当。疫情防控包含易感人群的防护隔离、医护保障、人员流动、校区管理等多个重点工作。资产、后勤管理部门要对校内公共场所、公共设施普遍实行封闭式管理,加强卫生消毒,经常开窗通风;组织人事部门在不同时期要对不同群体人员实施分类管控,分别分类采取坚守岗位、原地待命、居家办公、居家隔离、住院观察、实施治疗等措施;保卫部门要对不同校区、社区、家属区、教学区严防死守,确保病毒传播渠道得到有效阻断。
完善舆情处理和宣传引导机制。舆情总与疫情相伴相生,是高校应对疫情的重要一环。及时发布权威信息、积极回应关切,对稳定师生情绪、引导师生坚定信心意义重大。一是主动作为,建立科学有效的信息管理系统。高校党委要提升透明度,畅通渠道,全面、准确、及时收集信息,把握疫情发展、传播动态,并提供负面舆情预警,防止疫情相关舆情危机爆发。二是精准引导,及时全面准确发布疫情信息。高校党委要有针对性地及时发布学校疫情防控工作信息,加强疫情防控知识和防控要求的普及宣传,宣传好疫情防控先进事迹和典型经验。三是理性客观,防止谣言传播。高校党委要提高警惕,甄别信源,从源头上遏制谣言传播。对于已经出现的不实信息要主动回应,正本清源,防止舆论危机升级、制造更大恐慌。四是讲究方法,灵活运用融媒体资源。高校党委要尊重融媒体时代舆情传播规律,充分发挥学校官方微信、微博及校园网等平台的宣传阵地作用,采用灵活的宣传手段和展现形式,加强与师生的互动沟通,不断提高舆论引导水平。
依法依规实现疫情防控有效监督。高校党委要积极开展督办督导工作,依法依规监督各项工作,实现疫情防控的透明化、高效化、科学化。督办督导机构要在党委领导下,自觉担负起“风纪队”“加速器”“功过簿”等职能,更好地监督方案落实、物资分配各个环节,为严格执行管理制度、切实保护生命安全、夺取防控完胜保驾护航;要全过程奖优罚劣,让敢于担当、勇于奉献、卓有建树的组织与个人获得表彰,让懒政躲避、怯于付出、消极无为、破坏士气甚至影响大局的个体受到惩戒。
结合高校实际分阶段有重点推进工作。高校党委要总体把握、系统谋划,分阶段、有重点地推进各项举措落实。疫情防控初期,高校党委要带领师生尽快进入“战时状态”,果断亮剑,抓好关键步骤、关键领域、关键群体,第一时间掌握基本情况并上报反馈,阻断病毒传播渠道,为后续工作赢得宝贵时间。疫情防控中期,高校党委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强化办学,两手一起抓、两手都要硬,重点推进思想引导、物质保障、信息传递等工作。教学上,要全面落实教育部关于合理开展网络教学的部署,坚决做到“停课不停学”,确保师生在家、在外都能持续学习;科研上,要发挥学校学科优势,推动科研发力、智库发声。疫情防控末期,高校党委要逐步调整工作重心,实现向正常教学科研秩序的平稳过渡,在继续加强校园管理、严防疫情反复的同时,弥补常态管理中的漏洞,做好干部教师的表彰奖励工作,推进教学科研水平提升,备好应对危机的基本物资,在进一步强化危机管理能力的同时,推动学校在新的高度上创新发展。
三、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对高校党委常态工作的启迪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党中央领导、全民参与的一场人民战争,高校是其中一支不可替代的重要方面军。取得全胜之后,高校党委要居安思危,举一反三,进一步做好各项工作。
坚强领导,健全完善科学治校体系。疫情防控是对高校党委常态工作的一次全面、系统的体检。事实证明,党委总揽全局、全面领导,基层组织作用突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显著,党的政治建设、组织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等工作基础好的高校,就能在疫情防控中担负起责任、经受住考验。高校党委要在常态管理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守初心、担使命,进一步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学科建设、教学科研、校区管理、师资队伍建设、国际交流等常态工作优化升级,特别要把危机管理纳入科学治校体系,建构风险预判和危机应对的科学机制,强化忧患意识,未雨绸缪,查缺补漏,兼顾整体与局部、大局与细节、硬件与软件,下好先手棋,打好组合拳,进一步提升领导能力,完善科学治校体系。
深刻总结,扎实做好人才培养工作。疫情防控向高校提出了加强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的需求。高校党委要进一步关注师生健康生活方式、个人卫生习惯养成,进一步加强珍惜生命、关爱他人的人格教育。同时,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为高校思政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和生动的案例。教育领域防疫抗疫一线的感人事迹能生动有效地引导青年学生深化对人民立场、发展理念、生态文明、群众路线、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的认知,在润物无声中强化“四个自信”。
勇于担当,切实加强学术成果供给。疫情防控是一个多学科密集融合、全方位协同攻关的系统工程。高校党委要站在对政治负责、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高度,一方面组织多学科、跨学科力量就疫情防控集中开展科研攻关,为后续工作做好指导;另一方面结合疫情防控提出的“时代声音”,加强自然科学领域的预防医学、中医学、中药学、生物学、统计学、心理学、安全工程、职业卫生工程等学科,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公共卫生管理、灾荒防治学、劳动关系、劳动法、劳动与社会保障、社会学、社会工作等学科的学科建设与学术研究,引领广大教师严谨笃学、知行合一,积极拓展新的学科领域和学术方向,及时开展相关学术研究、政策研究、应用研究,以一流的学术成果供给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原载2020年第5期《中国高等教育》,作者刘向兵: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