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研究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高教前沿 > 理论研究 > 正文

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举要(一)

发布时间:2017-07-04    分享到:


      教育,既是国家战略大计,又是民生发展首要关切。强国必谋强教,强教支撑强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世界经济强国无不都是高等教育强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在国家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指引下,沿着大改革、大发展和大提高、建强国的路子,不断探索,不断超越,在取得一个接一个历史性阶段性重大进展、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作出重大贡献的同时,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以改革发展新突破实现由大向强的巨大挑战和历史机缘。截至2016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2.7%,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再过三五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即可达到50%,将进入普及化阶段。由此,一个全新的更高发展战略目标也将紧随而至,即成为世界第一高等教育大国后,积极谋划早日跻身世界高等教育强国行列,为国家发展、人民幸福、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必然成为国人、特别是高教界的新梦想新追求。在这个非凡的重大转折过程中,围绕着高等教育改革创新提质发展主题,有多少思想和行为习惯障碍需要清理,有多少实践和理论难题需要破解。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把牢思想先导之舵,遵循高教发展规律,都离不开高教理论创新和科学的思维方法。这也必然要求高教理论工作者应在诸方面有新作为:将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实践成果,上升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理论成果;以梳理既有和回应新的实践问题为己任,把握所处历史新方位,作出中国解答,让高教理论研究和思想发展跟上时代节拍;以清醒的理论自觉和理性的思想文化学术成果,助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走正确健康的路,正义理性地赶路,为举办更富活力、更崇质量、更具国际竞争力的高等教育作出新奉献。

一、顺应时势发展  重新认知高等教育的本质和属性

(1)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着巨大而深刻变化的时与势

  教育传承过去、造就现在、开创未来,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高等教育的创新发展,与国家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社会变革发展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社会的呼唤,跳出教育看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大格局中找准定位,才能真正把握历史脉络、遵从发展规律、承担好时代重任和使命担当。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步入崭新的重要发展阶段,面临着纷繁复杂的内外部新环境。从高等教育外部看,一方面,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世界潮流不可阻挡,同时也充满着变数和博弈: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一些重大颠覆性技术正在引发新业态新生态,世界经济正处于新旧增长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越来越聚焦于科技、文化,特别是人才。另一方面,当代中国正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力前进,正经历着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方位新常态,贯彻“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任务紧迫而艰巨;在向世界深度开放,同世界深度互动中,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都在呼唤高等教育有新担当、大作为。从高教内部看,一方面,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已进入世界中上水平,正在逐步走向世界教育中心,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提高,但整体上仍处于大而不强、现代化水平不高、办学活力不足、优质教育资源供给能力弱等矛盾状态中;另一方面,人口代际特征变化大,主要教育对象新特性明显,大学新生作为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信息化和云学习的兴起使他们的思维方式、认知范式、交际行为和价值观选择等都与之前的学生大不相同,教育者以往习以为常的教育理念、培养模式和方法,都已严重不相适应。世界不会停在人们熟识的记忆里。面对风云际会、深刻变化着的时与势,我国高等教育如何立足当下,面向未来,找准发展路径,识变应变求变,以更加优质的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文化传播等服务和支撑国家核心竞争力的责任愈加重大、使命愈发光荣。所有这些,都对人们清醒分析和深悟现代高等教育的新使命和本质、属性拓宽了新视域,开启了新思索。

(2)高等教育恒性不变的本质功能是培养人才

  教育是一种以特定制度安排和途径方式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首要目的指向和本义本分是教书育人,通过科学的“教”和“育”,为学生成人成才创造一个可以自由发挥潜质潜能的世界,使人生更加理性智慧地成长发展,是学校教育工作的本能和道义所系。高等教育是教育的最高层次,培养各类高素质高层次专门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核心使命、核心价值所在,是高等教育为国家和社会贡献度的首要体现和首善标识。办好每一所高等学校、包括办出世界一流大学,都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并以此带动学校其他工作。培养人才,简称“育人”,实质是育人育才的有机统一。“育人为本,教学优先”是高等教育及其实施机构高等学校的准星定位。一流大学者,乃大师育人育才之谓也。育人育才是天底下最崇高的事业。不育人育才无以为校,无以为师。高等教育越是功能多元化、高等学校越是职能多样化,就越要坚守“育人为本”这一常识和道义。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面对仍较落后的治理体系、培养机制和育人模式等,现代高等教育和大学必须不断创新与改革。同时必须守正,走正道,在返本中开新,在开新中强本,让改革创新更好地服从和服务于为落实“育人为本”清障碍添动力,为更加有利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和各类社会适用人才增活力开新风。高等教育和高校因学生而发生而存续,学生是高校存在的理由和意义所在,明确人才培养合理定位和科学实施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逻辑起点。教书育人是高校及教师天经地义的首要任务。课堂教学是教书育人的主渠道和主要形式,育人又不止于课堂教学,课堂以外的学校各项工作都会对育人育才质量产生正负影响。努力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格局,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服务育人和文化育人的体制机制,事关落实“育人为本”理念的全局。高校部署工作,淡忘为什么出发,无视育人育才是实施高等教育的本义和初心,就会有本性迷失、乱了方向和方寸之忧。敬畏育人,初心不改,返本开新,人才辈出,应成为现代高等教育的首责和首善之举。

(3)高等教育是国家和全社会的共同事业

  发展高等教育既是有力提升国民整体素质、推动社会进步、实现国家文明富强的战略举措和有效途径,是国家培养各类建设人才乃至接班人、增强科技文化等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头和依托;也是公民提高个人文化素养、增进个体人力资本积累、增强社会生存能力、完善自我发展的首要选择和期盼。而且随着物质条件的不断改善,高等教育的公民私人利益性还会有所增强,人们会更多地要求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选择权,共享“教育红利”。现代文明人越来越认识到,教育投资是最大最具长期和终身收益率的投资,无论是国家还是私人以及社会组织,都会不断强化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发展高等教育事业已越来越呈现出国家公共利益和公民个体利益并行不悖的共同向往,是国家公益性与民众私益性的有机结合、谐美互动。世界各国无论教育制度如何,无论是公立高校为主,还是私立高校为主,均确认高等教育是具有鲜明社会公益性质的重要事业,都会以各自合适的方式受到国家重点关切和呵护,政府都会以直接投资、基金资助、税收优惠、政策保护等方式给予特别扶持。在我国,教育被列为民生之首,并强调教育要为人民服务。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实行单一国有公办,所需经费全部由财政包揽,片面强调公益事业必须全部姓公,民间力量不得染指。但受限于国力,严重制约了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的能力,难以满足民众渴望接受高等教育的要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这种格局被逐渐打破,一批民办高等学校兴起,社会捐赠办学、中外合作办学方兴未艾;同时积极改革高等教育投融资体制,建立起以举办者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培养成本、高等学校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机制,使办学资金得到明显增长,有力助推了高等教育规模大发展,公民接受高等教育机会和权利随之扩大。举办营利性高等教育在国际上不乏先例。我国也已认同教育公益性与办学机构营利性并不天然冲突,并明确在坚持国家作为公办高校主要投资者的同时,允许学校及其教育机构以非营利性和营利性两种类别共同存在,民办高校既可以是非营利的,又可以是营利的,政府实行差别化的政策扶持和依法监管,体现了我国进一步发挥市场作用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办学的导向。适应这种要求和趋势,也为推进依法治教办学,新修订的《高等教育法》规定:设立高等学校,应当符合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国家同时要求让公民享有公平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为人民谋福祉。这就从法律意义和国家意志上确认高等教育事业是国家公益性为主导的同时,充分顾及社会和公民个体的利益。这种合理合法的双重利益性相倚互济、共存同赢、互促谐动,应成为制定高等教育政策的重要依据,成为促进事业发展的动力源泉。

(4)高等教育兼具意识形态和生产力等多重社会属性

  这是由高等教育的多元功能和高等学校的多重职能决定的。高等教育是自成体系的独特存在,在人才培养这一核心任务外,国家和社会还赋予高等教育多重功能和时代责任。高等教育的多重功能,主要是依靠实施高等教育的主流机构、即高等学校履行多种职能实现的。高等学校在众多社会组织中的地位作用日益凸显,社会责任和使命担当愈发增多加重,是自身能力发展提升和社会更加倚重、寄于厚望使然。借鉴国际上对高等学校职能认识的演进,在新世纪之交,我国从实际出发也形成了相应的较一致认识,普遍认同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现代化建设等重大使命。与此相对应,国家希望各高等学校都要更加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能力,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等。高等学校在履行多重职能中的表现,像加快发展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等,必然同社会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意识形态有着密切联系,必定会受到所在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等发展水平的影响或裹挟、褒扬或制约,同时又对它们起着不可替代的服务与促进、支撑与咨政作用。这也表明,我国高教理论界在20多年前概括的“高等教育既具有生产力的社会属性,又具有上层建筑的社会属性”的论述,是有广泛共识的。同时,学界也认为,随着大学职能的新拓展和社会责任的更多担当,高等教育的新社会属性还会派生和显现,如文化属性、服务属性等。特别是,随着对历史经验总结与反思的深化,我国高教理论界进一步认为,无论是对高等教育具有生产力属性,还是具有意识形态等社会属性的认识和把握,既不能偏废,视而不见,又不可偏颇偏激,搞“唯一性”或“取代论”,防止犯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左”或右的错误,促进高等教育遵循基本规律、基本属性健康发展。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种社会思潮竞相登场、人才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提请我国高等学校增强阵地意识,把牢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发言权,是必要的;但需要讲究科学思维和方式方法,关键是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不断创新和完善工作机制,推进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人性化协同化科学化。

(5)时代律动和内在逻辑呼唤高等教育更加彰显文化属性

  任何社会的教育都同文化文明传承密切联系在一起。文化、特别是人文思想文化和科学文化更是高等教育和大学自始至终赖以生存发展的根基和命脉。大学是知识群英集聚之地,是“知识传播和知识生产之地”。大学又是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摇篮,是理想信念和高尚人格形成之所,是追求科学真理和社会理性良知的重要支撑。知识、精神和德性都是人类文化的象征。大学不仅与生俱来有着传承人类文化和文明的职能,而且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越来越有责任和能力创新创造新文化,并间接直接推动或引领人类文化文明的繁荣发展。大学的教育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有意识、有组织、有主旨的文化活动过程。大学的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核心就是文化育人、以文化人。大学的文化特性,还显著体现在科学研究、即学术上。大学教师既从事教学,又从事科研,使科研与教学融合,人才培养和知识及思想创新并进,既提升自己又辐射社会,这是高等教育的共同要求和特性,也是大学组织内生内在的经久不变的文化特质。认清大学组织的广义文化属性,其意义还在于:高等教育和大学应更自觉自信地参与到国际文化交流竞争中来,发挥自身特有的优势。大学在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时,起初主要还不是国与国之际的文化比拼争胜,更宜倡导增进对彼此文化的了解和认同,互容互鉴,和谐交融,为世界和谐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示范借鉴。与张扬生产力功能、意识形态(政治)功能往往表现出一种显性直白和功利面目不同,彰显高等教育文化功能和属性,是一种更基础基本、更深沉深厚、更易亲和平等、更可渗透融洽、更能持久生效的内生力量。文化主体意识的缺失,会使人的灵魂飘忽游荡不定,徒增随声附和与随波逐流。今天,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有文化自觉自信的大学,才会有更好的立德树人自觉、学术创新自觉,才能树立起追求卓越的价值观念,在推进民族文化和人类文明发展中有更佳的表现。文化滋养大学,大学创新文化。世界一流大学无一不是一定人文文化和科技文化的领跑者,创造不出某项几项国际一流文化的大学,是不可能跻身于世界一流大学行列的。一流大学尤其需要有一流成熟的人文文化来熏陶、滋养和激发,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最不能忘怀的是如何花更大的力气创建一流人文文化,以弥补科技文化的缺陷,使人不至于沦为技术和物质的奴隶,真正做到有灵魂的卓越。

(6)高等教育使命功能的多重性需要整体运筹形成合力

  高等教育和大学有对科学真理和学术创新不懈追求的精神。高等教育和大学也该追求善治。随着高等教育功能和社会责任的不断丰富和拓展,治教办学的内外部关系更趋复杂,强调治理的整体性、协调性、现代性显得更加不可或缺。高等教育的整体协调运筹,应关注三个方面:一是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外部关系协调;二是高教内部的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公平关系的协调;三是大学内部的学科专业、教学科研、人事薪酬等诸多关系的协调。大学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紧相连,大学创新发展必须深深扎根于民族文化土壤,只有扎根中国大地才能办好中国大学。不能强调创新就不要继承,不能只想取经“西天”而不念自己的真经。大学人更应有不忘原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眼光和胸襟,要始终将协同创新和协同育人的责任扛在肩上,打好组合拳。大学在对多重职能和属性的认知和把握时,应分清主从和轻重、眼前与长远,善于运筹分项与互补、多元与谐动,其中,遵从规律和构建整体合力尤为重要。多元合力考量的是大学的向心力和竞争力,只有齐心合力才能迈向提高教育质量、成果质量、治理质量等共同理想和目标。教学关涉学校生存,培养人才和教学自始至终是大学的第一要务,大学在倡导学术和科技强校时,不可挤压挤对教学,也不应在批评“重科研轻教学”时,连科研也可有可无了。科研既可服务社会、造福人类,也为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所必须;科研育人是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大学得天独厚的优势。追求一流的研究型大学,既要想方设法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同时必须用心用情办好一流本科教育。一流大学更应体现其办学理念的成熟,大学精神的成熟,归根结底是大学文化的成熟。文化、特别是人文文化是大学育人和科研的沃土,发挥大学文化的潜移默化作用是大学善治、凝心聚力和形成良好风尚的重要方略。育人、科研、服务和文化,大学在履行多重职能中,面临着纵横交错、诸多矛盾的挑战与考验,更需要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去应对和化解,识时顺势而为,主动竭诚作为。

二、尊奉立德树人  全面推进大学素质教育

(7)立德树人是高等学校的立校之本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坚韧不拔、殚精竭虑以立德树人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和宗旨,这是我国高教界在长期兴教办学实践探索中获得的一条带规律性宝贵经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的内核组成。高校的立校之本在于立德树人,所有高校都应把持守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只有培养出德才齐彰的一流人才的大学,才能够称得上是一流大学。任何对立德树人工作的松懈和言行贬损,都是对大学根本使命和责任担当的背离。立德树人是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基本问题。树人先树德,树德莫如滋。人才培养质量高不高首先要体现在树德育德水平上。在某些高校深陷功利主义困局、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社会仰望和信任度有所递减的今天,在一些高校师生中不同程度存在政治信仰迷茫、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失、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的当下,强调尊奉立德树人规律和原则,显得更为必要和迫切。高校德育工作只有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才能有实效。应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着力从理想信念、民族精神、时代责任、创新奉献、遵纪守法、学德公德等方面加强教育,让学生自觉养成尊德敬德、立德守德的行为规范。实践中,把控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加强和改进思想理论课建设、培育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有效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发挥课内课外的协同效应等,无疑都是大学德育工作的重要举措,而这些都离不开教师履行教书育人的能力和优良师德师风的率先垂范。立德树人既是为了学生的成人成才,也是为了教师的成长成功。传道布道者先得明道信道。教师要想真正成为受大学生拥戴的品行之师、学问之师,自身就得修炼高尚德性和过硬本领,使自己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教师。高校更应理直气壮抓师德师风建设,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用和奖惩的首要内容。当前尤其要对教师开展学术诚信和学术责任感教育,以师德师风带学徳学风,全面协调提升师生思想道德素养。德厚者流光,德薄者流卑。高校应立足学生全面发展、教职员工合力尽责,优化资源配置,弥合差距,立心铸魂,全过程全方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德才兼备、德能齐彰的高素质优秀人才。

(8)实施素质教育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

  正是旨在系统探索更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素质教育思想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从萌发到正式创立传播以来,一直得到内外上下的高度关注。素质教育思想的源头,是1985年改革开放以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其中明确要求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国民素质。也就是这一年,清华大学有关部门领导提出“我们确定的改革方向是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作为以工科为主的清华大学,在1988年又明确提出对学生“文化素质”的要求。华中理工大学等领导也在当时就提出要着力提高学生“文化素质”。而在全国高教领域正式引入并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标志,则是1995年9月在华中理工大学(今华中科技大学)召开的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试点研究会,会议大力倡导加强以文化素质教育为切入点的大学素质教育。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发端于一线教育工作者探索的理论成果,素质教育思想上升为国家纲策并持续推行的强度是历史所罕见的。最鲜明的有三次,第一次是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公布,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使受教育者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个人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第二次是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发布,坚定要求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加强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加强集体主义和团结合作精神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第三次是2010年7月,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培养学生服务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顶层决策对素质教育极富指向性的精要概述,既鼓舞着理论工作者不弃不离的探索信念,又推动着教改实践的广泛深入开展,使高校的素质教育、特别是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和重大成果,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转变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行了开创性的有益探索。

(9)素质教育思想是中国特色鲜明的重大教育理论和实践成果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现代教育思想和理念,由中国教育界立足本土实践、依据现代人的发展和教育规律、吸纳古今中外教育文化优良传统探索形成并创立,蕴含着鲜明的中国特色和中国话语表达。与基础教育界针对应试教育弊端而倡导素质教育有所不同,高等教育界开展素质教育探索,起因主要是为了改变“一过四偏”,即人文教育过弱、课程内容偏旧、教学方法偏死、专业口径偏窄和外语水平偏低这五种病态。素质是在人的先天生理基础上经过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由知识内化而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品质或品格。素质教育思想主张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更加重视学生素质的养成和升华,强调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养成提升于一体。处理好知识、能力和素质之间的关系,是确定高等学校素质教育思想的逻辑基础。知识、能力、素质是素质教育的三个关键词,但不是并列等同的关系,也不是相互割裂各不相干的关系,而是认识发展过程中的兼容递进、内化升华的关系。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会因时代的变化而老化、而淡忘,但由知识和能力内化的素质及精神,对学生将来事业的影响却是久远的,直到终身受益。也就是说素质的提升和发展是人优异发展的核心因素与能量聚积,不可以将素质教育当成应时之举措。与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和核心素养相对应、相兼相融,大学素质教育思想主张着重提升四个方面的素质,即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文化素质是基础。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是依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之需要而探索创设的教育,其精神实质就是立德树人。素质教育对于通识教育是借鉴与超越的关系,而不是简单的靠拢和照搬。素质教育融合通识但不止于通识。素质教育也不是要排斥和取代大学专业教育,而是要突破和超越狭隘的专业教育思想及实践。素质教育主张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注重人格和精神情操的养成,不仅要使学生有相当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还要在人格健全、品行高尚、身心健康、审美优雅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生存发展、在社会实践中开发潜力潜质、乃至创新创造的智慧和本领。换言之,立足国情教情,对通识教育和狭隘专业教育的兼容和超越,是素质教育思想的重要特征和创新所在,也是其优长所在。

(10)广泛深入开展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切中时弊涉及根本

  从国情教情出发,积极推行文化素质教育,并以此为突破口推进大学素质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理念和实践创新。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强调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渗透于专业教育之中,主张通过彰显人文精神和整体优化教学过程来实现,注重潜移默化的熏陶和知识精神的内化过程,重视课内课外多种形式途径的教育与实践。这些做法针对性强,切合高校现实需求,契合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从一开始就得到了众多高校的热烈响应和学生的欢迎。有学者用“顺应潮流、切中时弊、涉及根本、影响深远”来概括评价经久不衰的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切合实际并不为过。也有学者认为,我国高校广泛开展的文化素质教育,其意义和效果实可与国外的博雅教育和通识教育相比肩,而且更适合中国国情教情。实践运行中,是“三注”的提出,即注重素质教育、注视创新能力的培养、注意学生个性的发展,把素质教育思想引入到了高等教育领域;而“三提高”要求的提出,即提高学生的素质特别是文化素质、提高教师的素养特别是文化素养、提高学校的品位特别是文化品位,则使大学素质教育特别是文化素质教育理念、内涵得以丰富充实,重点更加明确。尔后,又提出的三个结合,即文化素质教育与提高教师文化素质相结合、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更使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领域进一步拓展,方向感和契合度不断增强。有效开展的大学文化素质教育,悄然使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特别是人文素养发生较为深刻的变化。凡有力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高校,加快了教育观念的更新,从人才观、质量观、教育观等方面都有对传统思想观念的反思和突破;推动了教育教学改革,大都对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途径作出相应调整和变革,有效改变了专业设置偏窄带来的弊端;促进了学校文化品位、人文精神和学风等整体发展水平的提升,使学生获益匪浅。随着文化素质教育研究和实践的深入,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文化是教育的根,文化育人应成为一种信念。文化是素质教育的基础,素质教育的精髓在文化、特色在文化、魅力在文化。在高科技越来越发达的背景下,彰显人文思想文化显得格外重要;没有人文文化的引领,科技文化可能会是一匹脱缰的野马,不知要通向何方。着眼文化自觉自信,在高校继续彰显和深化文化素质教育,仍不失为一件一举多得极具正义性的大事情好事情。

(11)加强体育和美育是素质教育思想应有之义

  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思想的初衷。促进体育和美育水平的提高,理应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关切。相当一个时期以来,不太重视体育和美育又是我国不少学校教育的明显缺陷和短板。“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曾经是对学校体育和美育的一种流传甚广的讽喻。真正懂教育的行家是绝不会轻忽体育和美育的。体育和美育对杰出人才建功立业所发挥的奇特效能不乏先例。各高等学校应切实加强体育,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提高体育课教学水平和质量,强化课外锻炼指导;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精神、团结合作精神和法治精神,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健壮、意志坚强;重视劳动教育和生命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懂得尊重和敬畏生命。现代社会,美盲堪比文盲可悲可叹,美盲靠一般知识也无法化解。加强美育,不仅是培养学生良好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的需要,而且对社会尚美风气的形成具有导向作用。应着眼增强文化涵养、净化人的心灵、提升人的格调品位等,健全美育发展支持服务体系。素质教育倡导丰富学生文娱生活,但并不局限于此。美育还应引导学生体验思想之美、精神之美、创新之美。应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高校美育的灵魂,将其融入到美育的各个环节和全过程;加强美育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优化学生高雅艺术实践与校园环境建设,统筹整合学校与社会美育资源,形成美育协同育人合力,为全体学生提供更多享有接受美育的机会;应通过对美育评价标准的建设与研究,完善可评鉴、可落细落地的美育实践,更好发挥美育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在立德树人中的不可替代的功用,有效促进德、智、体、美诸育融通融合,让学生在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氛围中健康生活成长。

(12)继续探寻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理论与实践路径

  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素质教育特别是文化素质教育在我国高校主导践行了20余年,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已经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光灿一页,并受国际同行的关注。这本身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但客观地看,素质教育在践行中还是遇到了新的困惑,“战略主题”在某些高校被边缘化甚至有淡出的可能。这不应成为动摇有志于素质教育、特别是文化素质教育实践和理论工作者不懈探索的理由。尤其是教育理论研究,要跳出习惯于跟着某些领导即时关注点跑,或被短暂性舆论热点牵着鼻子走的思维定势,破除对外国教育理念过于依赖及迷信,坚持理论自我创新的决心和信心,以锲而不舍的思维定力和勇气,继续深入探求推进素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共同探寻大学生诸方面素质素养进阶之道,为更新教育思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提供新的理论支撑和指导。要以问题为导向,着力完善素质教育思想理论体系构建,注重抓好理论阐释和理论转化工作。事实上,从世界范围看,基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正在成为国际性潮流。我们有理由相信,观照素质教育思想,进一步探索如何在人才培养格局上形成德智体美相互促进融合的局面,开拓立德树人新视野新潜能,如何在教育内涵上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向“提高素质”“升华素养”转变、保障学生核心素养不缺不弱,如何在工作重点和管理上建设德才兼备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立健全相应的考核评价机制等深层次问题,是会有新发现、新建树的。有识有志于研究和践行素质教育思想的人们对此都应抱有充分的自觉和自信。

  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课题组,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北京 100082

       原文刊载于《中国高教研究》2017年第4期第1-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