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研究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高教前沿 > 理论研究 > 正文

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举要(三)

发布时间:2017-07-05    分享到:

五、敬佑教学中心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4)教学工作始终是高等学校的中心工作

  学校因实施教学而建,教学决定学校生存。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主要形式,教学工作始终是高校的中心工作,教学改革是高校最基本和核心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是高校永恒的主题。高等教育不能“目中无人”。包括高职高专院校在内的所有高校都应把育人为本、教学优先作为布置工作的基本原则,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高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水平大学应在发展研究生教育的同时,继续高度重视本科教育,发挥本科教育在大学育人过程中的基础性、全局性作用。冲刺世界一流大学,仍应紧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并以此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新跃升。面对教学和教学改革,高校领导、教师要有神圣感、责任感。高校主要领导要及时和定期研究教学工作,学校任何决策都不能脱离人才培养这一根本目的,都要有利于学生成长,都要为教师教学能力发展创造条件。教学是教师的天职,勤于教学、乐于教学、善于教学是教师的道义所在。教学是一门学术性事业,需要教师广泛涉猎并在心智上不断升华;教学是一个能动的过程,教学相长,需要建立起学生与教师理解之间的桥梁,不存在“无教学的教育”和“无教育的教学”,德育同样要靠教学来完成,每位教师在教学中都肩负育人的重任。教学,是一个创造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的学术生命历程。学校和教师都要进行教育教学研究,研究教与学的相互作用,教师与学生的心灵沟通和碰撞;研究学生的特点与内化的过程和规律;研究教材,如何去激活知识;研究教法,如何去启迪学生;研究教师自身在教学中的生命历程,在教学实践中成长的过程、规律。高校教学工作,主要由教学建设、教学管理和教学改革组成,当前尤其需更加关注教学改革。敬佑教学中心,落实教学优先,也必然要求高校将教学改革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作为教学质量责任主体的高校,改到深处是教学。淡漠教学改革、没有教学改革的实质性突破,高校的改革就会被空心化,提质乏力的现状也难以改变。广大教师是教学改革的主体,主体不觉醒,改革难落地。为让改革惠及全体学生,享受更公平更优质教育,激发起广大教师的教改积极性创造性,时不我待。

(25)加快实现从以教为中心到以学为中心的转变

  随着信息技术、心理科学和教育科学的发展,以及世界高等教育变革的演进,从以教为中心到以学为中心,即“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开始深入人心。现实的问题是如何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付诸行动。以学生为中心,最根本的是要实现从以教师“教”为中心向以学生“学”为中心转变,从教师本位、管理者本位向学习者为中心转变。以学生为中心,是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中心。应着力于学生的发展,着力于学生的诉求,着力于学生的学习效果。教育的根本在于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是为了不教。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相对独立而完整的世界,每个人学习成长的问题最终只能由自己解决。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是个性化教育,学校应尊重学生发展的选择权,调动学生发展的主动权,让学生在多样化教学的选择中发现潜能、发展特长、培养创造性,使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以学生为中心不是指教师与学生角色、身份、地位的高低,而是教学理念、管理理念、服务理念的转变,教学方法、评价手段的转变。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有必要构建富有生气互动上进的师生学习共同体。高水平的教师是学习共同体的主导,主导服务学生主体。教师不但要思虑“怎么教”,更应关心“怎么学”,主动研究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和思维特点,为每个学生提供最合适的教育,使学生的潜能得以更好释放。

(26)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途径

  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涉及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过程的诸要素,包括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标准、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教学资源、教学管理体制及机制等。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应是人才培养系统中“最活跃最有动力”的运行机制,有什么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就会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层次性,最高层次是主导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模式,如融通素质教育思想的专业教育模式,通才与专才结合教育模式,学术型教育模式、应用型教育模式等;第二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是各高校所倡导、践行的培养模式;第三层次人才培养模式则是某专业独特的培养模式。高等教育面对不同的培养对象,又可以划分多种模式,如博士生培养模式、硕士生培养模式、本科生培养模式、高职高专培养模式。随着教育目标、教育理念和教育技术的深刻变化,社会对人才培养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人才培养模式也必然要作出调整和变革。近些年来,不少高校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了教学质量的提升。通过改革探索,也使更多的人逐步认识到实现四个转变的必要性,即由专业对口向宽口径综合素质教育转变;由注重知识传播向注重能力发展转变;由注重共性教育向注重个性教育转变;由注重学科系统性向注重学科交叉、融合转变。在人才培养方式上,也进行了诸多探索,如创建大类招生培养模式、科教协同培养模式、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等等。但从整体实践看,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观念更新慢、人才培养目标模糊、人才培养途径和方式方法落后等状况仍未根本改观,亟待各高校下更大决心花更大功夫全面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7)把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提上重要日程

  课程是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保证,对学生全面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课程包括课程目标、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等。其中,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是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课程体系是在一定教育价值理念指导下,将课程的各构成要素加以排列组合,使各课程要素在动态过程中统一指向课程体系目标实现的系统。上世纪末实施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计划曾取得明显进展,但由于缺少持久有力的举措在一些高校有所弱化。当前我国高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课程内容划分过细,过于专业化,缺乏通识性;课程内容更新迟缓,教材建设滞后;重视理论课程,忽视实践课程;必修课多,选修课少;课程设置封闭,忽视跨学科课程和课程的社会化。课程和内容体系改革,必须适应人的发展、学生成长的需要,适应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生产的需要,适应国际化的要求,努力做到五个结合,即共性和特性相结合,通识与专业相结合,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在课程体系改革中,要特别关注加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开设批判性思维课程,创设个性化教育课程,重视实践性课程。在改革中,还应十分关注统筹课程、课堂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加快课堂和课程现代化建设步伐。不屑于改革老旧落后的课堂教学方法,是我国高校教改始终挥之不去之痛。信息化社会的到来,更在呼唤高校教学方法来一场革命性变革。不如此,所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也只是空中楼阁。

(28)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是时代新要求

  随着知识经济发展的深化,国家需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同建设科技强国的目标相比,我国发展还面临重大科技瓶颈,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格局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新形势下,国家对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亟需培养大批创新创业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创新创业教育适时应运而生。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内容,注重知行合一、激发学生创造力的教育活动。创新创业教育首先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体现着知行统一的哲理,倡导以知促行、以行促知,体现个体价值、社会价值和知识创新价值的有机统一,促进个性化教育的深化。创新创业教育需要通过课程创新创业项目和课外创新创业教育项目来实现。课程创新创业项目包括开设通识类创新创业课程、基于专业技术背景的专业类创新创业课程、创新创业提高班、毕业设计中的创新创业教育、个性化实践课程等。课外创新创业课程项目包括学生自主创业、各类社团、各类竞赛、申请专利等。扎实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综合改革的突破口,也是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就要完善人才培养标准,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质量考核方法和学籍管理制度,完善政策保障和经费支持体系等;同时还必须努力增强教师的创新创业能力建设。

(29)建立全面科学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是在质量管理的思想指导下,根据教学保障的需要,建立有组织、有制度、有职责、有标准、有秩序规范的有机整体,包括设立质量保证机构、制定质量标准、确立评估的方法和程序、建设质量文化等,旨在保证和提高教育质量,并为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提供质量证明和担保的所有政策举措与实施过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由内部质量保证和外部质量保障构成,前者是高等教育质量自我保证的基础,后者是质量保障的外力助推。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指高等院校自行建立的一系列教育教学质量保证举措,涉及高校“教育输入-教育过程-教育输出”的全过程。高等学校作为法人实体,既是教育质量提高的主体,又是教育质量监控的主体,应积极探索实施全面的质量管理,转变管理理念和方式,致力于建构更加科学的质量保证体系,探索并形成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机制的有效途径。教学评价是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其中高校内部自我评价同样是基础。高校通过真实自我评价,发展优点,补齐短板,激发起提高质量的内生动力和责任。外部质量保障主要是由主管部门和社会质量监督实体对高校进行的选项质量检查与评估,包括对被选项目的质量认证、质量审核、社会评价、意见反馈等。教学质量评估也是外部质量监督的基本方式。教学质量评估有认证、分等、审核等多种模式。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评估在实践中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积累了经验。应进一步加快建立以学校自我评估为基础,以院校评估、专业认证及评估、国际评估和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常态监测为内容,政府、学校、专门机构和社会多元评估相结合,与国情教情相适应的教学评估制度。改进教学评价,应更多采用发展性评价,以学生的成长发展为主要目的和内容,以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为落脚点。

六、矢志学术创新  着力增强高校科学研究能力

(30)学术自由和学术责任是大学学术创新的生命线

  学术自由不仅是学者的一项权利,而且是世界卓越大学不可或缺的法宝或命脉。在我国,作为宪法赋予的权利,学术自由一般被解释为:不受妨碍地追求真理的权利。这一权利既适用于高等教育机构,也适用于这些机构里从事学术的每个成员,包括教师探索自由和学生学业自主。学术自由是学者普遍认同的核心理念。任何对学术自由的威胁不仅关乎学者的工作环境,也关乎他们的身份认同。学术自由是学术创新的基本前提。如果一个学者判断事物不能自由自主,那么科学和知识创新就会遭遇障碍,甚至被扼杀。学术要靠新思想的阐发才能进步,真理要靠自由探索才能得以发现。历史一再证明,限制甚至扼杀学术自由,都会使人类付出高昂的代价。学术自由包括两个层面,一个是权利层面的自由,即外在的自由,这是一种“免于什么”的自由,而不是“做什么”的自由,这是学术自由的底线。另一个是精神层面的自由,即内在的自由,只有学者超越了对各种物的依赖与对各种实用目的的直接追求,使学术活动受一种原初的好奇心所驱使,才算实现了“内心的自由”。当前一个突出的问题是人们过于强调权利层面的自由而忽视精神层面的自由。外在的自由固然重要,而内在的自由则更为要害。学术自由实现的阻力既来自外界的不当干扰,也来自于学者自身,来自某些学者热衷沽名钓誉,即过早幻想追求学术以外的东西,把学术视为用以换取金钱、名誉及地位、权力的敲门砖,甚至曲学阿世,丧失学术的自觉与学者的自尊。学术自由要由学术责任作规范。学术责任注重学者学术自律。学术责任是学术自由合理、合法存在的基础,讲学术诚信,学术道德是其底线。大学的学术责任首先是服从或遵守法律,然后是服务于民族国家和人类福祉,为社会带来福音。高校必须坚持学术自由与学术责任的统一。不负责任的学者难能享有真正的学术自由,而困惑于责任、不顾学术道义的学术自由,大学和学者就有可能沦为某种权力、利益的工具。大学学者应禁忌沦为学术的害群之马。世界一流大学都有学术自由和学术自治的悠久传统,得到他们所在社会的认同,有法律保障,并有中介组织协调护持。由于缺少这方面传统,发展中国家对此还有较长的路要走。值得期待的是,随着我国民主政治制度的不断完善,学术管理思维的变革也会有序推进,将迎来以学术自由和责任助推大学学术创新能力提升的新局面。

(31)知识创新是高等学校的重大使命

  当今人类社会发展越来越倚重知识创新驱动。高等学校作为探究和传播高深知识的机构,在知识传播、知识发现和知识应用等活动中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基本职能,彰显知识创新能力更是现代大学的重大使命。知识创新的目的是追求新发现、探索新规律、创立新学说、创造新方法、整合新知识。广义的知识创新涵盖知识发现、传播和应用的全过程,不仅包括从事科学研究,也涉及技术革新、思想文化创新等活动。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高等学校应当也能够成为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基础和引领力量,主动融入创新型国家建设。知识创新为高等学校的发展积累实力和声誉,并保障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最终提升国家的总体竞争实力。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高校要根据自身的发展历史和水平,合理定位在知识创新活动中的侧重点,如研究型大学应以知识发现与学术创新发展为主要取向,其他各类高校应以知识应用与社会服务为重要取向。科学研究是件需要持久努力的事情,知识创新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不是想创新就创新的。与社会上其他类型机构相区别,高校的知识创新活动不仅担负着发现知识的重要使命,而且在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上也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教研相长是高校科研的优势,使得高校科研更具活力,高校的知识创新活动应贯彻“研究与教学相结合”的原则,科学研究要支撑和促进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高校要实现从“科教分离”到“科教融合”的转变,促进科研创新链与人才培养链有机结合,及时将丰富的科研资源与科研成果有效地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要建立和完善创新与育人相结合的绩效评价机制和支撑体系,创造条件支持研究生参与或承担科研项目,鼓励本科生投入科研工作,在创新实践中培养他们的探索兴趣和科学精神,以高水平科学研究和知识创新支撑高质量高等教育。

(32)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和人才强国建设的战略支撑力量

  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国家的优先战略,需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带动全面创新,以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以高效率的创新体系支撑高水平的创新型国家建设。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成为世界科技强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必须拥有一批世界一流科研机构、研究型大学、创新型企业,能够持续涌现一批重大原创性科学成果。高校已是我国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是我国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原始创新的主力军之一,是解决国民经济重大科技问题、实现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生力军,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进一步通过高校科技创新质量和国际学术影响力的新跃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效果的显著增长,成为名副其实的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建设的战略支撑力量。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高校在对接国家创新体系的过程中,要结合自身办学定位与办学特色,充分考虑社会需要与自身可能,突出重点,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应努力抢占原始创新战略高地,涌现一批能代表国家、引领国际科学前沿发展方向的重大标志性成果,打通基础研究与成果转移关节,成为催化重大产业技术变革、加速创新驱动的重要策源地;教学研究型等大学应侧重于应用开发研究,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支撑构建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为国家创新体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更是高校的不懈追求。创新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对支撑人才强国等战略意义更加突显。这也必然要求高校应主动对接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和人才市场对创新人才的渴求,着力提升重点优势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能力,并及时合理地设置一些交叉学科、新兴学科,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着力构建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生成的教育培养体系。

(33)发挥好高校在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主力军作用

  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质,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需要不断在实践和理论上进行创新探索、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发展着的实践。在这个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高校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和主力军,担负着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主体责任。当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还存在有数量缺质量、有专家缺大师等亟待解决的问题,理论引领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面对新形势新要求,高校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自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自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研究和教学全过程,转化为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确保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学术导向。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应聚焦社会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克服低层次重复研究等弊病,多奉献有针对性、有实践感、有洞见和思想穿透力的成果,努力实现从习惯于“思想搬运”“思想输入”向“思想生产”“思想输出”转变。应抓住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契机,大力培育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成果卓著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重点扶植有需求有前途的新兴学科。要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既能把握正确方向又能激发社科科研活力的体制机制。要统筹平台资源,加大拔尖创新人才项目支持力度,着力发现、培养、集聚一批有深厚学养和扎实理论功底的名家大师,一批学风正、积极向上、勇于开拓创新的学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要实施以育人育才为中心的哲学社会科学整体发展战略,构筑学生、学者、学术、学科一体的综合发展体系,培养既能满足办优高校学科、又能更好适应社会发展之需的各类各层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型人才。

(34)协同创新是高校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组织方式

  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迫切需要转变创新理念和模式,加快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基础的知识、技术集成与转化,加快创新力量和资源整合与重组,促进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高校要以“协同”的理念推动科研体制改革,打破封闭分散格局,发挥多学科多功能优势,促进创新要素有机融合和全面共享,激发各种创新主体的活力。一是要强化高校内部各学科之间的协同。学术人员的组织方式要适应跨学科协作的需要,学术任务的确定要突出社会需求导向,学术资源的配置要着眼于知识生产效率的提升促进开放共享,构建基于学科、面向任务、整合资源的矩阵组织结构,从而形成开放协同高效的现代大学科研组织新机制。二是要增进高校与企业等其他创新主体之间的协同。要灵活主动对接国家与地方的发展需求,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善于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开展合作,最大限度地共享各类创新资源,完善成果共享与利益分配机制,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三是要关注科研创新与人才培养的协同。推进科教融合,形成教学与科研互动的稳定机制,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研究,加入创新团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本领,做到寓教于研、研中有教。作为高校开展协同创新的重要载体,大学科技园要在协同创新中成为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重要渠道,高新技术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的重要载体,促进区域经济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支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协同创新作为一项科研管理改革,出发点和已有的政策思路无疑是正确的;但在实践中也因旧观念和体制惯性及过于看重名与利而遭遇阻碍,亟待采取新举措加以深入推进。

(35)一流学科建设是一流大学建设的基础

  学科既是知识的分类体系,也是大学围绕知识体系建立的知识生产组织,既是大学内部建立组织的依据,也是大学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职能的基本单位。由于知识的无限性与人类认识的有限性,任何一所大学都不可能成为全部知识的生产者,也不可能在对知识拥有的深度上完全相同,而只能在某些领域某种层次上占有相应的位置。因此,学科在数量上占有的多少、在质量上呈现的状况,反映着一个大学的类型、层次与水平。大学的学科成长过程即是大学的发展过程,学科建设因此被称为是大学发展的龙头、主线。作为大学的内涵建设,学科建设在大学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处于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没有一流学科就不可能有一流大学。学科建设的目标在于提高学科组织在知识生产力,提供高质量的课程,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升科学研究的能力,增强对社会的贡献度。大学学科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围绕学校的战略目标制定学科的规划与定位,明晰学科设置的结构与体系,优化学校学科结构和学科布局;从一级学科进行规划,通过学科的设置与建制,促进学科的汇聚、交叉与融合,使得一级学科的内涵更加丰富与完善,分支学科不断增多,组织建制不断扩大;按二级学科进行建设,主要是通过学科方向的凝练、学科带头人的遴选与培养、学科梯队的合理集聚,学科的基地与平台建设等,提高学科组织化水平。要大力倡导以创新链引领学科群建设,推进高水平的交叉学科研究。要加快培养聚集一流人才和创新团队。在“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加强一流学科建设已被认为是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通用策略。通过多轮的学科建设及改革,我国大学在学科要素的培育方面获得了较大进展,但并没有让社会明显看到大学在创新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改善。如何进一步快速地提升大学及学科的创新能力,依然是大学在今后的发展中尤为迫切的关键问题。遴选一流学科建设,应改变单一传统的“竞争选强”办法,还应考虑“择需布局”“创新驱动”问题。尤其是学科建设的立足点,应从单一“科研导向”“论文导向”向“育人导向”“价值导向”相结合转变,引导大学学科发展按照人才培养规律和提升学术创新能力的双重要求进行设计和规划。

(36)学术评价要突显服务国家需求和注重实际贡献的价值导向

  作为高校学术发展的风向标,学术评价在鉴定学术成果、审核学术质量、评价学术价值、引导学术方向上具有重要意义。要跳出将“搞研究”“发论文”等同于“创新”的认识误区,把低层次重复研究并无新意的科研、论文标榜为“创新”,贻患无穷。在学术评价的作用已远远超越学术范畴(还涉及职称评定、基金申请、奖项获取、基地评审、研究资源再分配等诸多问题)的今天,建立科学、合理、准确的学术评价体制机制,对于提高我国科学研究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引导正确的发展方向和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至关重要。长期以来,以统一、量化为主要特征的学术评价制度对调动高校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曾发挥过一定作用;但面对全面提高质量和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要求,学术评价中的问题日益显现,如重数量、轻质量,重行政评价、轻学术共同体评价,重形式、轻效果等问题的累积,已严重制约了高校科研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影响高校创新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快速提升。进一步改革学术评价体制机制,应坚持学术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并举,彰显服务国家需求和注重实际贡献的评价导向,推行以增强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一方面,要鼓励原始创新和聚焦国家重大需求,引导教师主动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科教融合,提升学术和人才培养质量;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建立“代表性成果”评价机制,扭转重数量轻质量的评价倾向,鼓励潜心研究、长期积累,遏制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针对不同类型、层次教师,按照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不同学科领域,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等不同研究类型,建立科学合理的分类评价标准,建立合理的评价周期;分类施策,探索知识价值实现的可行办法等。

  原文刊载于《中国高教研究》2017年第4期第1-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