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研究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高教前沿 > 理论研究 > 正文

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举要(四)

发布时间:2017-07-05    分享到:

七、衔命担责尽职  做好高校社会服务大文章

(37)社会服务全面化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高等教育的社会地位,在极大程度上取决于服务社会的水平和能力。有为必有位,取大位重位更需大作为多作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是高校服务和奉献社会的最主要体现,但社会的诉求和依重并不止于此,迫切要求高校社会服务全面化,盼望高校充分利用自身的各种资源和优势,积极主动地直接参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和产业等各领域发展,解答社会更多现实和历史问题,满足国家和社会直接及现实的需求。能依托、有价值是社会持续支持高校的根本理由,通过精准服务报答社会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社会服务作为高校的重要职能,得到法律支持和保护。社会服务又是高校的一种精神和理念,高校人应树立强烈的服务意识,把社会服务内化为自身的精神和行动,在服务社会中造福社会和民生,在服务社会中发展和壮大自我,体现价值追求,提升社会地位。高校学科专业齐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全覆盖,几乎都能与社会需要一一对接。这也说明,高校社会服务是一篇特大文章。通常途径有:政产学研用合作,通过项目联合开发、共建研究机构、建设大学科技园等方式,推进大学与企业之间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动区域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建设高校智库,为政府提供决策咨询等。当下和未来,我国高校更应为贯彻党和国家“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服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尽心竭力,担起教育惠民、教育富民等责任;为培育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为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传递中国声音服务,等等。社会服务需要学校和政府、社会的合作互动,建立同生共荣的合作机构和制度。高校社会服务不是单向的智力和技术输出。通过广泛深入的社会服务活动,有利于高校师生深刻了解社会和世道人心,提升自身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本领,有利于高校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有机地融为一体,达到合力育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随着高校为国家和社会服务逐步全面化、服务能力和贡献度的持续攀升,社会对高校的认可度、信赖度和支持力度也将得以更好提升,实现良性互动。

(38)学术创业是高校服务社会的一种重要方式

  高校、产业和政府都可以成为创新创业的引领性机构,三者相互作用,达到动态平衡。但当知识的新交叉充满现有产业和新旧知识的各种结合成为公司形成的基础时,高校的优势就会凸显,并在一定条件下将取代产业和政府成为创新组织的主导力量,学术创业异军突起,成为服务社会的一种重要方式和新途径,直至成为从服务产业迈向引领部分知识产业发展的新引擎。学术创业是指高校学术人员创立商业企业使自身研究成果商业化产业化的过程。换言之,学术创业是在以发展学科优势和提高学术实力的基础上进行创业,实质是“学术研究与创业兼顾”。作为社会服务的拓展深化,学术创业直接的社会经济价值表现为将发明创造的新知识、新技术付诸应用,转变为满足社会需求的新产品,直接带来可观的社会经济效益,并产生知识转化效应,产业集聚效应。对高校自身而言,学术创业有助于推动人们对知识属性认识的转变,强化科学研究价值功能,有助于教学功能的改善,有助于提升社会地位。当前,学术创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创业意识弱、创业意愿低、创业能力缺、创业资源不足、政策和公共服务缺位。推进学术创业,要培育学术创业意识,创设学术创业机会,提升学术创业能力,拓展和丰富学术创业资源,建立激励与服务的学术创业政策,优化学术创业环境。

(39)发挥智库作用是高校服务国家和社会的新使命

  高校聚集了一批高水平学者,学科门类齐全,国际化水平较高,易于发挥以智库服务国家和社会的作用。智库的生命力在于有“智”,无智不成库。高校智库不仅仅要建言献策,还要为国家战略发展提供精准化服务的研究成果,及时为党和政府提供良好的决策基础、研究资料和高级政策解决方案。智库产出的研究成果主要不是通过论文等形式显现的,提供决策的咨询报告要力戒过重的学究气和八股气,不能闭门造车式地只是逻辑理论推导。智库的创新主要体现在理论联系实际,从现实中找问题,从实践中寻答案,从新解中求突破;其评价的重要标准是看智库的研究能否有助于政府正确决策,能否服务国家或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战略,能否服务企业的发展方向,能否引导社会舆论,成为清新的时代之声和影响世界的“中国声音”。归根结底就是能否成为社会生产力。明确这样的标准,就会引导高校智库更加关注国家的发展、关注社会和关注民生的现实问题,反过来提振知识生产的信心和热情。要创新体制机制,整合优质资源,打造高校智库品牌,带动高校社会服务能力的整体提升。要重点扶植一批国家级高端智库,通过开展重大问题的针对性、前瞻性、储备性研究,为国家发展提供重要思想支持、决策参考,咨政启思启明;通过加大成果推送力度,优化成果发表管理,拓展成果应用渠道,打造高端发布平台;通过推动协同创新,改进成果评价,改革项目管理,推动组织创新。

(40)发展终身教育以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

  当今世界,知识更新加速,倡导终身教育和构建学习型社会成为现代社会的一大趋势。终身教育是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培养培训的总和,开始于人的生命之初,终止于人的生命之末,包括人的发展的各个阶段及各个方面的教育学习活动。终身教育的最大特点是开放性,终身教育对整个社会开放,各种教育形式之间相互开放,对个人开放。终身教育的开展,将促进全民学习、持续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形成。构建完备的终身教育体系是我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的战略目标之一。作为国民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高等教育,应积极参与和探索终身教育规律,推进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首先要实现理念的转变和创新。终身教育是以终身学习思想为指导,重建具有内在一致性、关连性和持续性的新教育体系,满足不同社会成员对终身教育学习的多种需求。其次,要充分运用互联网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改革学校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培养受教育者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发展兴趣爱好、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再次,发挥高校优势,在职业培训和员工的继续教育上下功夫;通过自身的资源、人才优势为社会各界人士提供教育服务,包括开展大学第三年龄教育、开展优质在线教育普惠行动。

(41)社会实践是师生增长才干开拓服务面的重要举措

  社会实践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服务社会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人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人与外部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变换的最基本方式。只有通过实践,人的理想存在才能转换为现实存在。社会实践是高校落实知行统一教育理念的需要,也是拓展社会服务的重要途径,通过广泛深入社会开展实践活动,发现问题和化解问题难题,直接为社会的发展进步献智效力。社会实践直接为社会服务有多种形式,例如:顶岗实习,直接从事生产和服务;自主创业,将学习的专业知识用于创新创业,为社会提供优质产品;咨询服务,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工业技术、农业技术、医学、法律等方面的咨询,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志愿者活动,大批学生自愿到抗洪、抗灾一线,车站、码头、街道,服务社会和人民,等等。社会实践使服务和学习紧密结合,使严格的学术性内容与有意义的服务相结合,从而使学生了解为什么要学习和怎样学习得更好,并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学会怎样有效服务,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面对当下大学生社会实践实习难、形同虚设甚至弄虚作假时有发生的状况,亟需通过加强各级政府政策扶持、企业配合和责任担当、高校提高服务能力等加以化解。

(42)构建高效有力的社会服务保障支持体系

  一个事物是否体系化,是该事物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高等教育中,教学、科研都已形成较完整的体系,社会服务体系正处于探索、形成过程之中。创建高校社会服务体系,需要完善可行的制度来规范和保障,同时要构建社会服务的理念系统、骨干系统、课程系统、环境系统。构建社会服务的理念系统,急社会之所急,干社会之所需,推进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的机制创新。构建社会服务的骨干系统,支撑社会服务的持续发展。科研体系中,形成了研究型大学,这些大学具有雄厚的研究实力、高水平的研究队伍,产出一流的科研成果,提升高水平的创新源头供给能力;应用型高校,包括高等职业院校,也应各展所长,更多地为地方和区域创新发展服务,促进教研相长的发展进步。构建社会服务的课程系统,将思想理论课、文化素质教育课、专业课、大学生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基地、社团等各种实践活动统筹考虑,与社区服务“紧密联系”,纳入课程体系,形成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课程,供大学生选择。构建社会服务的环境系统,政策导向是关键。单从科技成果转化看,国家层面已出台不少很有力度的法规新政策,包括取消审批程序,由高校院所自行决定成果转让;收益权、分配权由高校自主处理,对直接参与的科技人员可给予转化收益50%以上的奖励;加强技术场建设,着力培育专门从事转化服务队伍等。但这些新政策能否尽快落地,还取决于科技、工商、税务、纪检监察等部门的全力配合,制定相关配套政策举措。对师生在社会实践中的付出,应给予一定报酬,提供合适环境条件等。

八、尊师崇教亲学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师资队伍

(43)教师是高校办学的第一资源和最宝贵财富

  教育以学生为本、学生为主体,办学以教师为本、教师为主导。高校质量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教师,一所高校能否产出高水平的教学科研成果,能否产生并保持良好的社会声誉,关键在于是否拥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教师是高校办学的第一资源,必须落实教师在高校办学中的主导地位。教师的主导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教学科研活动中的主导性。教学和科研是高校的基本活动,教师在其中均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通过教师的教学活动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的思想观念、专业素养等发生预期的变化;只有通过教师创造性的科研活动,才能产出高水平的学术成果。第二,教书育人的主导性。教书育人是教师的主业。一所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教书育人的姿态、能力与水平的发挥。教师不仅通过知识的传授,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养成影响其一生的思维方式、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而且通过自身人格魅力潜移默化的影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第三,品牌建设的主导性。从表面来看,品牌来自社会对高校综合实力、科研水平、办学质量等方面的评价。从深层次来看,则来自于教师的素质和社会影响力、贡献力。第四,校风学风建设的主导性。作为一种有形无形的力量,校风学风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校成员的价值选择、人格塑造、思维方式、学术风气、道德情操、行为习惯。在校风学风的建设中,作为办学主体和主导的教师有着无可替代的特殊作用,教师的治学理念、治学态度、治学方式、治学精神乃至授课方式等都影响着校风学风的主流发展趋向。教师被誉为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在全社会我们一向提倡尊师重教。在今天的高校内,我们更应倡导建设“尊师崇教亲学”的新风尚。崇教亲学是人们尊师的原委理由。一个不讲师德,不崇尚和敬畏教职、不精致教学,不亲近和热爱学生、学术的教师,再也不值得和不可能得到人们真心的尊重。

(44)高素质专业化师资队伍是建设卓越高校的基础

  一流的师资队伍是办出一流高校的基础和条件,各高校应根据教学科研等发展需要,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当前高校教师队伍呈现三个特点:第一,队伍年轻化。截至2015年,全国普通高校专任教师总数157.26万人,其中45岁以下的教师占比达75%,40岁以下的教师占比超过50%。第二,学历层次偏低。全国不同高校分化明显,重点大学的教师队伍已实现以博士学历为主,大部分高校的教师仍以本科学历为主。第三,整体素养亟待提高。大部分教师从学校到学校,长期脱离社会,对国情世情了解不多不深,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欠缺。为了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亟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是要结合学校实际,按照“总量控制,优化结构,规范管理,提高效益”的原则,合理确定教师、专业技术、管理、工勤等各类人员的结构比例。在调整优化各类人员的结构比例中,大幅度地提高专任教师占教职工总数的比例,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保障。要逐步取消高校的事业编制,真正落实高校用人自主权,使生师比趋于合理。二是要切实提高专任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世界著名大学的教师一般都具有博士学位,欧美发达国家的大学教师的博士化率高达80%~95%以上。我国高校在扩大教师队伍规模的同时,还应采取积极的措施大幅度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和专业素养。积极引进拥有海外名校博士学位的教师,勉力提高专业教师博士化率,增强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学术创新能力。三是要加强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选拔培养,重视优化教师结构和建设学术梯队。针对科研创造性生命周期前移的现实,尤其需要花大力气培养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四是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辅导员队伍是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直接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是高校开展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

(45)把师德建设放在师资队伍建设的首位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它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和学术活动中逐步形成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以及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加强师德建设是当前加强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学生以遇到好教师而幸运,教师以培养优秀学生而骄傲。教师的人格是照亮青少年心灵的阳光,广大高校教师都应努力做大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奉献祖国的引路人。高校教师队伍的思想、信仰、道德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这就要求高校教师不仅要有卓越的学识、相当的学术素养,而且要有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这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师资队伍必须遵循的至高要求。师德是教师职业之魂,不讲德无以为师。加强高校师德建设需要他律,更需要自律。只有当高校教师从内心认同,并从思想上接受高校师德规范,才能在教学和科研实践中自觉付诸行动,也只有建立在这种认知基础之上的师德信念才会是坚定的。高校要充分尊重教师在办学中的主体地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崇德修身的基本遵循,坚定捍卫职业尊严、珍惜教师声誉、提升师德境界,弘扬重内省、慎独慎微的优良传统,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仁爱之心是师德的本质体现。没有师爱就没有教育。当前高校教师中最令人忧虑的就是部分教师对仁爱之心的淡漠。只有热爱每一位学生的教师,才能得到广大学生的衷心爱戴。

(46)树立全面的高校教师发展观

  高校教师发展是指在组织内外环境的约束下,教师为了满足其职业角色的需求,在认知、态度、技能、修养和行为等方面所发生的积极变化。从发展内涵看,高校教师发展除上述师德建设外,主要是专业发展与教学发展。一个好的高校教师不仅是一个好的研究者,而且是一个优秀的知识传播者。执教能力和态度、学术功底和责任心是教师发展的基础和主线,其核心是提高教师的学术能力,包括教学学术能力。教学发展以学术发展为基础,重在提升教师的教书育人能力。教书育人能力是教师在有效传播课程知识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殊能力,也是之所以称为教师的工作底线,它既包括将特定知识传授给学生的能力,更包括将学科前沿知识转化为课程知识,科学探索追求真理的能力,为丰富和发展教学资源作贡献。从发展形式看,高校教师发展包括个人成长与团队建设。高校首先应该凸显学术人员的个体价值,鼓励拔尖与创新。同时,教师成长是高度专业化的,需要学科、团队、环境基础,现代科学发展只凭个人单打独斗已很难成就,务必将个人发展与团队协同结合起来,关键是建立健全公平竞争、合作协同等符合和有利于学术发展规律的政策制度。就当前重点而言,需要更加关注年轻人成长,多些雪中送炭,形成优化中青年教师成长发展、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全面教师发展观包括个体专业发展与教学发展、个人发展和组织发展;不仅要求教师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培养的一体化,而且要求教师和学校两个主体共同分担教师专业发展的责任。

(47)让高校教师在学术框架内专业化发展成长

  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重在内涵式发展,尤其是专业化成长。高等教育使知识的王国成为其特有的领域,专业化就构成了高校教师工作的基本特征。教师们同时归属于一门学科和一所高校,存在来自专业和组织两方面的激励。这两种激励存在一定的矛盾性,专业人员受对某一知识领域作出贡献和在学术团体建立声誉的驱动,而行政人员则期望得到组织层级中高层级所具有的决策权力和优渥待遇。因此对专业人员的激励应与行政人员有所区别,硬把没有个人意愿或并不擅长的专业人员“提拔”到行政岗位的做法往往有违其专业发展的轨道,对个人和组织都可能造成某种浪费。高校应着力保护教师的专业学术发展,建立学术、行政“双阶梯”发展通道,努力建设让广大教师醉心于教学和学术工作,让行政管理者恪守尽职安心管理的制度和机制,引导高校知识分子胸怀理想锤炼品格,报效教育事业和服务社会。高校在保证教师学术自由的同时,也应教育引导教师增强学术责任意识,特别是要坚持“学术无禁区,课堂有纪律”的原则。学术自由是高校出成果、出人才和出大师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应该积极创造良好的学术自由的氛围,鼓励教师在学术上敢于探索,形成自己的学术风格和学术个性,发表各种学术见解。同样,也应该提倡教师之间的相互宽容和尊重,反对学术上的各种霸权,促进各种不同学术观点的交流。教师在强调学术自由的同时,也应自觉审视学术责任问题,包括自身承担学术责任的意识和能力。学术责任要求教师的学术活动,不仅以个人的兴趣为依据,而且应该从社会的需要和实际出发;不仅要服从学术规范和准则,也应该充分考虑社会现实的意义与影响。重视学术责任,将更加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作用,促进学校竞争力的提升。应采取政策引导和营造良好氛围,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充实高校师资队伍。

  原文刊载于《中国高教研究》2017年第4期第1-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