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布的首份国家高等教育质量报告。报告以充分的教育自信和冷静的教育自省为主要基调,从“五个度”(即社会需求的适应度、培养目标的达成度、办学资源的支撑度、质量保障的有效度、学生和用户的满意度)进行多维评判,在国家数据库、评估认证报告和系列质量报告的基础上用数据和事实说话,力求用科学方法和国际视野客观全面评价中国高等教育质量。
从总体上看,进入新世纪中国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硬指标”成倍增长,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在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新阶段,“软实力”显著增强,呈现出良好的态势。
这些前所未有的翻天覆地变化,展示中国高等教育正由大国向强国大踏步迈进。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状况主要表现在:
1.社会需求适应度
满足社会人才需要,适应经济转型发展,创新引领能力不足
中国高等教育体量世界最大,为社会各行各业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新世纪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2014年在校生规模3559万人位居世界第一,毛入学率37.5%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极大地满足了人民群众“上大学”的强烈愿望,为各行各业培养了数以千万计的高级专门人才,有力提升了中国人力资源开发水平。
中国高等教育院校布局和学科专业结构得到改善,与经济社会发展基本匹配。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异军突起,中西部高校增量明显,高职院校占居“半壁江山”,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高等教育格局。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趋于理性,与产业结构对接更加紧密,较好地满足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要求。
中国高等教育科技实力不断增强,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全国高校基础研究保持绝对优势,科技成果绝对量维持较高水平,系列科技创新平台大大提升了科技创新能力,产生了一批代表国家水平的重大成果。在国家科技成果三大奖获奖数量、科技论文、科技专著等都占据了全国70% 的份量,高校成为国家科研成果的“大户”。
高校一流人才培养和创新动力不足,对国家发展战略支撑和创新引领不够。从实施国家发展战略来看,高校“新四化”人才等一流人才培养不足,创新团队匮乏和创新人才培养力度不够。学科专业结构还需进一步优化,集成创新不多,重大项目联合攻关机制不畅。一流成果不多,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不高。高校内生动力和活力不足,对创新驱动发展支撑引领作用不够。
2.培养目标达成度
高校分类培养多种多样人才,立德树人提升学生全面素质
各类高校开始理性定位、注重特色发展,形成多样化人才培养新格局。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各高校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多样化人才的需要,因地制宜找准办学定位,各显其能特色发展,立足实地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各司其责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和技能型多样化人才,改变了以往高校办学同质化现象,初步建立了中国特色的高校分类体系。
校企合作、行业协作等联合培养和协同育人的“组合拳”有突破、见成效。围绕“怎么去培养人”,国家高密度、大强度出台重大综合改革计划,推动高校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和培养模式。“拔尖人才”和“卓越人才”等校企合作、行业协作的一套“组合拳”取得新进展,联合培养和协同育人初见成效。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仍是“软肋”,对人才培养的“短板”现象应有足够警觉。高校开始重视创新创业教育,但缺乏制度保障和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社会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空间还比较有限,尚未形成长效机制,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招不多。全国高校各类毕业率和学位授予率总体较高,在一些高校不同程度存在放松毕业要求、毕业生“用所非学”等“短板”现象,应引起各方面足够的警觉。
3.质量保障有效度
多主体内外结合公共治理,多形式监测评估行之有效
政府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采取系列行政举措有效促进高等教育质量提高。政府通过加大经费投入、加强政策指导、不断完善制度和实施质量工程、设立重点项目等一系列措施,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给予强有力的支持,切实保障了高等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充分体现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制度优势。
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公共治理新格局。教育部顶层设计中国特色“五位一体”评估制度,充分发挥专业评估机构“第三方”作用,鼓励行业企业和社会广泛参与,建立“主体多元、形式多样、内外结合”的高等教育质量监测评估机制,初步形成政府宏观管理、学校自主办学、社会广泛参与的高等教育公共治理新格局。
各类监测评估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内涵建设、特色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实行分类评估、分类指导。合格评估兜住质量的“国家底线”,审核评估强调“用自己的尺子量自己”,专业认证有行业企业广泛参与,国际评估鼓励与国际标准实质等效,促进高校自主办学、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同时,充分利用大数据信息技术,用数据和事实说话发布质量报告,提高了质量监测评估的客观性和公信力。
国家高等教育资历框架和质量标准不健全,监测评估机构及资源亟待整合。国家高等教育资历(各级各类证书学历学位)框架还不健全,高等教育各类质量标准尚处建设之中,对高校办学绩效评价和参与国际监测评估项目不够重视。全国高职、本科、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保障与监测评估缺乏统筹协调和相互衔接,迫切需要整合国家高等教育质量监测评估机构及资源,并实行行业自律管理。
4.办学资源支撑度
教育经费校园设施极大改善,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中国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井喷式”增长,高校“硬件”建设面貌焕然一新。2013年与2003年相比,全国高校教育经费总收入增加了3.6倍。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增加了近5倍;从2010年到2014年,全国高校固定资产总值增加了42.15%,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增加了57%,生均拨款水平达到历史上最高水平。各类高校“硬件”建设投入呈现“井喷式”增长,从办学条件到校园环境,从教学资源到科研设施,高校基础设施得到了全面改善,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能满足教学科研需要,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高校师资队伍持续壮大,层次结构不断优化,青年教师发展潜力巨大。1999年到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教职工总数从106.5万人增加到233.6万人(位居世界第一),其中专任教师从42.6万人增加到153.5万人(净增110.9万)。专任教师中50%具有硕博士学位,青年教师(45岁以下)超过70%,全国整体教师队伍发展潜力大、后劲足。
全国高校生均经费仍然不足,生师比居高不下,大师级领军人才比较匮乏。不同类型高校生均拨款存在差距,不少新建本科院校尚未达到国家标准(12000元/生)。高校普遍存在教学经费不足,实验、实践教学设施相对紧缺,并且从高校教育经费占全国教育总经费比例来看,近两年高校教育经费比例略有下降。全国高校生师比偏高,初中级职称教师约占80%比例,高校中大师级领军人才和学科带头人比较匮乏。
5.学生及用户满意度
全面关心关怀学生成长成才,学生及用户满意度持续提升
学生对学校满意度“硬件”超过“软件”、师资素质超过教学质量。各类高校通过加大人员、资源等方面的投入和制度保障,学校教学和生活环境整体提升幅度较大,学生对在校学习、生活体验的满意度逐步提高。总体上看,学生对学校“硬件”的满意度超过对“软件”的满意度,对师资队伍的满意度超过对教学质量的满意度。
高校注重“以学生发展为本”,全面关心关怀学生的成长成才。高校努力关心关怀学生和强化学生就业工作,学生对学习过程体验和就业状况总体上比较满意,但不同类型院校存在不平衡现象。在“985高校”和“211高校”,学生对于教师学术水平的认可度明显高于教学水平的认可度;而单纯从教学质量的认可度而言,“211高校”和“985高校”反而不如一般院校。
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较高水平,学生创新创业总体比例较小。不同高校就业率不平衡,“985高校”“211高校”在毕业生就业率方面优于一般普通本科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比例较小,综合素质培养仍需进一步加强,特别是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有待提高。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质量基本认可,不同类型高校存在较大差别。业界对毕业生知识、能力和素质比较认可,但高校教学与社会实际也在不同程度存在脱节,毕业生所学专业与就业岗位的相关性有待进一步提高。需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和提升创业实践能力,重视发挥用人单位的评价结果对高校专业调整、人才培养改革等方面的作用。
6.放眼全球看质量
与国际质量保障主流比肩而行,走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强国之路
中国要建设成高等教育强国,亟待以开放促改革、提质量。前30年,中国能够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第一大国,得益于改革开放;后30年,中国要建成世界高等教育强国,制胜法宝仍然是改革开放。以开放促改革、提质量,是做大做强高等教育、实现高等教育强国目标的必然路径,必须增强改革定力保持改革韧劲,扎扎实实把提高质量举措落到实处。
注重质量是高等教育时代命题,谁轻视质量谁将被淘汰出局。1998年首届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向全球昭告,21世纪将是更加注重质量的世纪,谁轻视质量谁就将被淘汰出局。“质量的实现既要求建立各种质量保障体系,形成多种评价模式,同时更需要在机构内部形成一种质量文化。”这是时代命题,也是历史使命。
国际三大新理念指引方向,与世界比肩迫切需要“三重”转变。“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教育”和“培育质量文化”,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竭力推行的三大先进理念。中国走高等教育强国之路,质量保障迫切需要实现关注重心由“教师”到“学生”、评价重点由“投入”到“产出”、建设重任由“方法技术”到“质量文化”的“三重”转变,并切实加以落实、落地和落细。
国际两大新举措“外推内引”,中国标准中国模式渐领风骚。国际组织推行“国际实质等效”质量标准和“高校优秀实践”示范引领,内外结合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中国要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需要有国际“尺度”参照,但不是被动接受国际评估。中国特色的“五个度”质量标准和中国大学的“内部质量保障优秀实践模式”得到国际上高度认可,要从战略上大力宣传推广,尽快掌握国际教育质量标准和评估规则的话语权,在国际竞争中尽快实现从跟随者向领跑者的转变。
国际两大新方法开创监测评估新时代,中国首创“数据平台”广受瞩目。周期性评估和基于大数据常态监测的有机结合,已成为国际高等教育质量监测评估的一种全新模式和潮流。中国建立起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高等教育质量国家数据平台”,并用数据和事实说话向社会公开发布各类质量报告,这在国际上是一个创举,得到国内外各方的高度评价。
中国质量需要充分自信与冷静自省,以开放和创新加快强国建设步伐。中国高等教育要实现由大到强,必须增强高等教育质量的充分自信和冷静自省,并把提高质量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必须以开放促改革、提质量,用“国际实质等效”标准助推中国质量提升;必须全面提升高校创新能力,真正支撑引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实现“跨越发展”和“弯道超车”。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6年4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