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研究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高教前沿 > 理论研究 > 正文

潘懋元:高等学校内涵式发展的内涵与样板

发布时间:2020-06-11    分享到:

 

6月7日上午,著名教育家,我国高等教育学科的奠基人、开拓者,厦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潘懋元教授在百岁之际“云上”开讲,以《高等学校内涵式发展的内涵与样板》为题,做“师说课改”公益讲坛首场报告,与三万多名海内外学者、教师齐聚云端,互动交流。

一、高等学校内涵式发展的内涵

中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高等学校的发展,基本上是走外延式发展的道路,不过各个时期有所不同。最初,受高考的指挥棒作用,高等学校都以研究型大学作为发展目标,千军万马走上一条独木桥。1999年大扩招之后,地方院校以及民办高校大量增长,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进入大众化阶段。不可能都办成研究型大学,都培养研究型人才,必须面向地方。为地方培养与本地生产、生活相适应的人才,也就是应用型人才。我曾带领一批研究生,并和北京联合大学等几所大学合作,承担有关应用人才如何培养的研究,并于2011年出版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这本书,这书成为当时的畅销书,多次重印,后来,虽然一般地方高校、民办高校都认识到应当办成应用型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但仍然在学校的名称、级别等方面上执着地追求,高职院校追求成为本科院校,本科希望改称“大学”。

如何将追逐虚名转变到切实的提高人才质量上来,党的十八大和党的十九大分别提出了“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和“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又一次提出要“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既为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也向广大高校提出了新的课题。 

内涵式发展的内涵是什么?

1.课程

课程是专业的载体,要在提高与扩充上下功夫,也就是说,提高课程的质量,使之能装载最新最精的知识,扩充这一载体的内涵,使之不仅能承载专业知识,而且能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德育、美育以及劳动教育等等。

2.教学

有了高质量的课程,如何将课程转化给学生,这是要通过教学工作。教学工作要遵循教学原则,掌握教学方法,润物细无声地转化为学生的知识、技术、思想、以及世界观人生观等等观念形态。也就是说,教学是一道桥梁,将高质量的课程通向学生,内化为学生的知识、技术、思想观念。

3.师资

教学这道桥梁由谁来架设——教师。教师的任务就在于将高质量的课程转化为学生的知识、技术、思想观念等等。

有人把教师的工作说成是点燃蜡烛,照亮了别人,燃烧了自己。这是荒谬的!在教学过程中,不只是学生在成长,教师也在成长。古人写的《学记》,就指出“教然后知困,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我们当教师的也都有这样的体会,你如果只是自学,懂得了就行,但如果是为了教而学,就需要理解深透,才能传递给学生。所以在通过教学使学生成长发展的同时,教师也在更好地成长发展。这就是“教学相长”。如果教师带感情来上课,还会发展学生和教师的情商。

4.专业创新人才

课程、教学、师资最后都要落实到人才培养上,人才的培养是内涵式发展的最终目的。如何能更好地培养各行各业的创新专门人才,是内涵式发展的最终目的。

二、高等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样板

关于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样板。我知道,由齐齐哈尔工程学院等牵头发起的“应用型课程建设联盟”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积极、有效的探索,先后有300多所院校加入其中,这些学校以课程改革为抓手,提高办学质量,促进内涵式发展,非常活跃,积累了很多宝贵的实践经验。我一直在关注这个联盟的课程、教学、师资的成长和所培养的人才。在我的电脑中储存了一些联盟早期的课改案例,例如: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宋华老师的《产教融合培养、企业预备队的实践探索》,王丹老师的《依托实体建设专业、引入项目进财务管理的课程体系》等等。尤其是一份集体参与的《工程测量技术专门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课改案例,源于实践,图文并茂,引人入胜,使我这一不懂测量技术的外行,也能读懂一些测量技术的使用。

应用型课程建设联盟与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共建课程建设协同创新中心,面向地方应用型高校征集优秀案例,汇编出版了《产教融合与课程改革实践》一书,通过这些实践的样板,有利于办学者更好地理解高等学校内涵式发展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