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研究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高教前沿 > 理论研究 > 正文

眭依凡:基于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高等教育使命与责任

发布时间:2023-01-01    分享到:

关于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的第一部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及第十四部分“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分别做了如下的表述:“我们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定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倡导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旗帜鲜明反对一切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毫不动摇反对任何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凌行径。”“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根据党的二十大报告的内容,我们可以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行如下的解读:提出和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是我国基于“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提升国家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反对霸权和单边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促进国际社会共同发展”的需要。作为充分体现了中国在处理国与国关系中的互相合作、公平竞争、和平发展的远见卓识和世界格局的全球治理倡议,由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了促进人类社会发展、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国际新秩序的新理念、新原则和新方案,从而获得国际社会广泛的响应和支持并产生了积极影响。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虽然是中国为全人类社会提出的具有价值引领性的全球治理倡议及实践方案,但它与《联合国宪章》提出的“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各国间的友好关系,促进国际经济、社会及文化等方面的合作,构成协调各国行动的中心”的宗旨具有高度的一致性。2017年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中,回答了中国“为何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构建一个什么样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怎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三大基本问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当年就分别写入联合国决议、安理会决议,中国为全球治理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次论坛年会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与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为主题,这不仅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积极行动,也是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必须共同关切的重大国际话题。今天的报告将回答高等教育为什么负有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使命责任,以及高等教育如何行动才能承担好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使命责任。

首先,我们回溯高等教育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众所周知,高等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社会诸如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多种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需求是高等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唯一理由。由此决定了高等教育的存在和发展必须以人类社会对其提出的需求以及为其提供的资源为前提条件。追寻高等教育发展时序不难发现,高等教育及以实施高等教育为己任的大学,均源于人类社会对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的需求。所以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创造就是学校教育尤其是大学教育,整个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史都是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支撑和推动的结果。高等教育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在推动近千年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比任何社会组织都无以伦比和无法替代的智慧源泉和原始动力的巨大作用。当今世界正处在一个发展变化极其迅速的高新知识经济时代,这个时代的突出特征是高新知识及其物化成果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高新知识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方式,而且这种改变已经不可逆转。高新知识是以实施高等教育为使命之大学创造的,创造和运用高新知识的人是大学培养的,大学作为高新知识的垄断者在很大程度上拥有了决定人类文明进程乃至未来前途命运的知识权力。

我把具有经典意义的高等教育发展历史归纳为“发端于中世纪早中期被动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经第一次工业革命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过渡,至20世纪下半叶知识经济时代积极引领和推动社会发展的需要”三大阶段。高等教育及其实施者——大学的与时俱进,不仅不间断满足了人类社会进步的需求并且推动了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进步。基于此,高等教育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之间的关系逻辑逐渐清晰,即高等教育在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进程中绝非旁观者,必须主动承担起自己应有的使命责任并发挥其任何其他国际社会组织无法替代的作用。高等教育及其实施者是高新知识的创造者、传播者、转化者、实践者,其在决定一个国家兴衰成败的同时,也决定了人类未来的兴衰存亡。高等教育及其实施者在科学技术创新及其传播和使用的同时,必须有强烈的人类社会责任担当的危机意识、伦理意识。高等教育及其实施者必须以更开放、更博大、更负责的国际视野、世界胸怀面对人类未来社会。由此我们得到结论:高等教育体系本身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这就是高等教育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之间天然的逻辑关系。为了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行动中发挥积极作用,高等教育有必要以基于促进人类利益命运共同体构建的认识高度,主动担负起作为知识权力组织应有的使命责任。

其次,我们再来回答高等教育如何行动才能有效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绝非是某个国家的一厢情愿,其突出的行动特征是世界各国各民族各地区共同参与的国际化行动。缺失国际社会的积极响应和一致行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就会停留在观念的层面而被悬置。由此不仅为高等教育国际化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间的密切关联性提供了理论解释,亦为我们通过加强高等教育国际化以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提供了实践依据。所谓高等教育国际化就是世界各国克服狭隘民族主义的思想局限性,以尊重和包容他国文化的价值理性和博大胸怀,积极致力于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以促进世界高等教育的共同发展、和谐发展、共享发展、持久发展为目的高等教育行动。高等教育国际化既是基于高等教育对高新知识传授和创新的时代敏感性、人类知识财富的无疆界共享性、实施高等教育机构的开放性等内在属性规律的需要,又是促进人类社会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整体进步、和谐发展不可或缺的综合性基础;高等教育国际化既是高等教育自我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又是推动国际社会消除贫困落后、共同发展、平等发展、持久发展的需要。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最能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之价值理想的高等教育行动,其通过共享高等教育思想及其成果的国际合作交流,消除高等教育强国与弱国之间的观念隔阂,打破高新知识的国际垄断,缩小国际社会高新知识的差距,推进国际高等教育的民主发展,发挥科技力量共同战胜人类面对的自然灾害,并以此为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各国友好关系、促进国际经济社会及文化合作、构建协调各国行动的中心,做出应有的积极贡献。作为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倡导者,我国高等教育必须率先加强国际化进程:通过国际化道路,学习高等教育强国的办学、治校及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的成功经验,帮助高等教育弱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和高等教育质量提升;通过国际化道路,积极宣传和扩大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做出中国高等教育在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进程中的突出贡献。

来源:本文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发展咨询委员会委员、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高教研究所所长眭依凡11月27日在2022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年会学者论坛上的报告,转自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