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研究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高教前沿 > 理论研究 > 正文

刘宝存: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的关键经验与中国选择

发布时间:2023-10-25    分享到:

[摘 要]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需将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置于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进行系统考量,在宏观上加强战略指引与政策布局,在中观上优化高校办学模式,在微观上立足本土打造国际化课程与教学体系。

[关键词]大变局;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国际经验


20世纪90年代,以瑞典为代表的部分欧洲国家为破解传统国际化模式过度依赖人员跨境流动的弊端而相继发起了以“立足本土打造国际化教育环境、提升全体学生国际化水平与能力”为旨向的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运动,迅速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的改革热潮。经过30余年的发展,在地国际化已然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要支柱之一,与“学生流动模式的不断转变”“追求国际招生的经济收益”共同构成世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三大趋势。近年来,世界格局大调整带来的影响相互交织,国际环境中的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持续增加,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严重受阻。对此,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纷纷采取了一系列推进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的战略举措,希望在复杂的环境变化中确保符合本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与供给。把握高等教育国际交流面临的新形势,总结世界主要国家推进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的相关经验,可以为中国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提供有益借鉴。

高等教育国际交流面临的新形势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类逆全球化力量在全球疫情冲击下相互交叠,对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与互鉴造成极大阻碍。

全球疫情冲击带来深远影响。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加剧了世界格局的演变,为世界格局带来深远影响。首先,全球疫情冲击暴露了“链式经济”的风险弊端和部分国家产业空心化的现实短板,这迫使世界发达国家开始推动资本回流与产业链回缩,进而使部分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进入停滞阶段,在一定程度上壮大了逆全球化的声势。其次,全球疫情冲击催动了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在线医疗以及在线娱乐等数字化业态应时而生,并成为新常态。最后,全球疫情对高等教育国际交流造成了巨大冲击。一是使得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教育系统中断,包括高等教育机构的大规模停摆、学生签证服务暂停、边境与机场关闭等。据估计,全球疫情对依赖国际教育收入的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带来数十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国际学生流动至少需要5年时间才能重新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二是有效推动了在线教育的广泛应用,世界各国政府与科技公司、国际组织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沟通、资源共享以及技术应用等方面展开合作,使国际学生在全球范围内的“虚拟流动”成为现实。三是为全球高等教育的未来格局注入变量,有学者预测国际教育将转变为买方市场,取得积极抗疫成果的中、日、韩等国将获得国际学生的青睐,并借此机会缩短与英语国家的差距。

世界高等教育竞争空前激烈。教育之变与世界之变相伴而生。国际秩序的调整、逆全球化思潮的发酵以及全球疫情的冲击促使一些有能力、有意愿的国家开始行动,国际格局的多元重组正加剧各国在不同领域的竞争。世界高等教育竞争正变得空前激烈,各国竞争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三方面:一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竞争,现代知识经济的发展主要是由创新创造型技术研发和知识密集型脑力劳动所驱动的,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科技与人才的竞争。如何提升高校办学水平和拔尖创新人才的自主培养能力,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时代命题。二是高等教育生源市场的竞争,出于对政治、经济、社会效益以及人才吸纳等因素的考量,各国纷纷制定了吸引国际留学生的战略政策。而随着全球去中心化趋势的日益显现,国际学生的流动路径和流动方式变得愈发多元,留学教育市场格局正逐步走向多极化。三是高等教育治理能力的竞争,在高等教育国际治理日趋明显的背景下,推进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民主管理等制度层面的现代化治理将有利于自主人才培养与海外市场开发,助推大学进入国际一流行列,进入知识生产中心。总之,虽然高等教育领域的国际交流面临一定阻碍,但国家间知识、技术等方面的竞争关系并没有改变,外部环境的复杂变化反而对各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的关键经验

尽管高等教育国际交流面临多重阻碍,但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西方发达国家出于种种原因仍需大力促进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这为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的发展演进提供了动力。

不断完善框架设计,服务国家战略发展。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并不存在一个统一的标准,而是需要不同国家、不同高等教育机构根据自身情况采取因地制宜的模式。瑞典、荷兰等欧洲国家早在2018年就将推进在地国际化的相关策略纳入国际高等教育国际化议程之中,积极鼓励本土高等教育机构的国际化实践。美国设计和发布了连接国家政策、机构项目和学生个人的“全面国际化模型”战略框架,强调通过在地国际化“确保所有学生都能接触到国际视野,建立全球和跨文化能力”。除西方发达国家之外,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等发展中国家也通过政策引导、信息共享以及立法保障等措施积极推进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印度于2021年发布《高等教育国际化准则》,从能力建设、教师合作、课程开发、校园环境以及质量保障等维度明确了推进印度高等教育机构在地国际化建设的战略举措和行动框架。总体而言,在外部形势复杂多变、国外国际化遭遇壁垒的现实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国家和组织将在地国际化纳入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政策之中,形成越来越系统的规划指导方案。国家部门与专业组织的介入进一步强化了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的战略价值,赋予其在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增强国家教育竞争力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促进资源要素整合,改善课程实施方式。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的核心是将全球维度和跨文化性融入课程之中,以国际化课程为载体开展教育活动。各国高校实现课程国际化的方式主要包括:一是加强国际化课程的本土开发,在课程中增加专门的全球化、跨文化知识内容或将相关内容融入通识课程之中。例如,瑞典教育部于2020年发布《研究、自由、未来——瑞典的知识与创新》,强调每个高等教育机构必须加强教育教学与自主研究的质量,大力开发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创新方法。二是多渠道引进国际优质资源,与国外高等教育机构合作开发教材与课程。例如,在“伊拉斯谟+”计划支持下,英国纽卡斯尔大学、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和比利时鲁汶大学合作发起了“在地国际化创新方法与工具开发”项目,三方共同开发了多语言的课程实施框架和评估框架。三是注重非正式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充分利用高校内外的国际资源开展教学活动。例如,美国教育委员会2022年发布的《美国校园国际化地图》指出,学生在正式课程以外获得国际化经历的有益活动包括定期开展国际性的讲座、研讨会、节日庆典以及与移民群体接触的社区活动等。

推进数字技术应用,赋能学生虚拟流动。全球疫情加速了教育与技术的深度融合,在线教育在短时间内得到广泛推广与应用,不仅在疫情期间替代线下教学,更深刻改变了后疫情时代的高等教育样态。以数字技术为中介,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能够打破时空限制,赋能学生的虚拟跨境流动。第一,世界各国正在着力强化国内外高校之间的战略合作关系,共同打造高等教育数字资源库和在线教学平台。欧盟国家近年来在欧洲高等教育区的合作框架下搭建起一系列虚拟交流的合作平台。第二,各国正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在地国际化,通过在线课堂、远程合作学习、网络研讨会等方式推动实现高等教育人员和项目的虚拟互联。第三,各国正加快探索新兴数字技术的教育应用场景,开发更多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的创新实践模式。

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升教师国际素养。教师是推动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确保学生虚拟流动和实现在地国际化发展战略的关键保障。教育的质量不可能超越其教师的质量,要想培养出具有广阔国际视野和跨文化能力的学生,就必须要有国际化的教师队伍。对此,西方发达国家主要采取了以下政策措施:一是积极拓展高素质教师来源渠道,积极引进海外优秀教师,优化外籍兼职教师与专任教师的岗位结构,推动教师队伍结构国际化。二是加强本土教师专业培训,提升教师队伍的国际素养,如美国教育委员会提出高等教育机构应为教师跨文化能力的成长提供充足的经费保障和技术支持,以此促进教师能力和素养的国际化。三是提升教师在双语教学、协作授课以及进行教学研究等方面的实践能力。

吸引国际学生流入,营造多元文化环境。在地国际化是为无法进行跨境流动的本土学生创造国际化经历的一种有效替代方案,但其并不抗拒流动本身。相反,世界主要国家纷纷出台简化签证、提供教育助学金、延长毕业后停留期限等吸引国际学生的优惠政策,将引进式的学生流动作为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的重要补充。此外,世界各国还聚焦营造多元文化的校园环境,为本土学生与不同文化背景的国际学生提供更多交流机会。如,澳大利亚政府在《澳大利亚国际教育战略(2021—2030年)》中设计了有关“内化高等教育的全球维度”“强化多方教育伙伴力量”的政策目标及其相关实施框架。新西兰政府在国际教育战略中提出“培养全球公民”的战略目标,鼓励高等教育机构将不同国家的国际学生与本土学生聚在一起,通过结对学习、语言伙伴等项目消除文化隔阂,拉近彼此距离。

我国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的路径选择

面对复杂多变、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国际变局,我国应坚持扩大教育对外开放,不断促进中外交流互鉴,充分利用国际优质教育资源丰富我国的教育供给,为我国培养更多现代化建设所需的国际化人才。对此,我国可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加快推进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

宏观层面:加强在地国际化战略指引与政策布局。我国需将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置于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进行系统考量,以服务学生全面发展与成才、赋能高等教育机构高质量办学、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目标,加强在地国际化的战略指引与政策布局。一是加强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顶层设计,在制定国家层面长远发展规划的同时,鼓励省市、高校因地制宜将在地国际化纳入自身的改革规范之中,自上而下构建战略执行通道,引领中国高校教育国际化改革创新。二是构建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的系统支持体系,建立包含立项审查、财政拨款、质量认证、后勤保障以及监督评价等在内的完善流程机制,确保战略能够切实落地。三是促进多方主体共商共建,强化政府部门的规范引领作用,同时在既有的政策框架内赋予高校更多的自主权,促进主管部门、协调部门、高等院校等不同机构通力合作,充分激活利益相关者参与建设的积极性。

中观层面:优化完善接轨国际的高质量办学模式。高校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阵地。2023年,教育部与海南省人民政府印发《境外高等教育机构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办学暂行规定》,明确提出在海南自由贸易港探索在学校治理、学术管理、师资配备等多方面更加自主灵活的办学模式,同时规定对境外高等教育机构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办学实行扩大开放、质量优先、依法管理、鼓励发展的方针。对此,应充分发挥中央鼓励各地方高等教育机构在海南设立分支的政策优势,完善与国际接轨的高质量办学模式。一是积极拓展与国际知名高校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多方位提升中外高校合作水平,将更多优质国际教育资源导向人才培养;二是坚持优化高校的内部治理,如建立国际合作办学事务及其相关服务的统筹协调机制,开辟国际师生平等参与学校事务的渠道,通过“趋同管理”促进中外师生无差别融入校园等;三是不断扩大国际生源市场份额,优化来华留学生结构,在扩大中国高等教育影响力的同时通过各类文化交流活动巩固本土高校的国际化氛围,做大做强“留学中国”品牌。

微观层面:立足本土打造国际化课程与教学体系。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是在本土教育中融入全球知识与国际视野,但我国在推进在地国际化时必须明确“国际化”并不等于“西方化”,而是要在扎根中国大地、夯实中国特色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的基础上,将国际化要素引进、改造并最终内化至高等教育的各个环节中。一是要重点落实师资国际化、课程国际化和教学国际化等在地国际化的核心任务,通过人才优待政策招聘优秀外籍教师或有相关国际经历的海归教师,积极共建或引入国际先进、国内急需的课程和教材,构建面向全球的跨文化课程体系;二是推动数字技术赋能的课程与教学创新,积极通过云课堂、在线学习等方式实现远程国际化,打造虚拟流动全球合作网络;三是重视社团活动、社区实践等非正式场合的融入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加快搭建国际化课程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和经验交流平台,鼓励教师因地制宜进行探索和创新,积极推广宣传优秀教学案例。

[本文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一带一路’国家与区域教育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9JZD052)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刘宝存 苟鸣瀚,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来源:中国高等教育微信公众号,2023年10月23日,原载2023年第19期《中国高等教育》杂志